第42章 杀人之心(4 / 6)

加入书签

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不矣。

把案子交给刘徽的人来查,证明虽说刘彻是让他们来议事的,实则不然。

怕是这父女早达成共识,才会有请人来议事的结果。

主父偃啊,原以为必死无疑,不承想竟然还让他逃过一劫!

“齐地离长安有些距离,与其查明案情无法对质,儿臣提议前往齐国查案,把主父偃一并带上。

要是他毫无原由逼死齐王,正好在齐国杀之,以平齐国民愤,也安诸侯之心。”

刘徽适时的提出另一个主意。

满堂的人视线落在刘徽身上,怎么有一种刘徽重点在于如何让主父偃出来的感觉?

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并没有错。

刘彻道一句准了,事情便就此定下。

众臣退去,刘徽的视线落在公孙弘身上,透着审视。

为臣者,好不容易出头,理当费心想办法更上一层楼。

在这样的过程中,遇上强劲的对手,想办法把人挤下去,让人上不来,无可厚非。

公孙弘,大器晚成,平日为人四平八稳,但公孙弘七十岁再入仕,不过几年的时间成为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副相,其本事可以窥视。

刘徽思量的是,公孙弘有杀主父偃之心吗?

毕竟方才公孙弘那一句提醒刘彻的话,齐王自尽,齐王无后,齐国除,因而齐国变为汉郡,言外之意是要让刘彻不妨推一个主父偃出去,以平息诸侯之怒,安诸侯之心。

其实站在刘彻原本的立场,听到这番进言,确实有杀了主父偃的理由。

架不住刘徽去了一趟,带回主父偃的奏本。

要用主父偃安诸侯之心,办法挺多的。

至于此,刘彻对主父偃的杀意才按捺住,再加上刘徽一番话,无一不在提醒刘彻,别急着杀人,如果主父偃一定非死不可,倒不如再用上主父偃一回。

提醒刘彻不要忘记先前他们父女达成的共识。

否则,主父偃怕是就要因为公孙弘的一句话死了。

公孙弘不是年少气盛的小郎君,七十多岁的人,见多识广,心思深沉,他若没有杀人之心,断不可能说出那样的话。

刘徽盯紧公孙弘,想从公孙弘脸上捕捉到更多的信息,自然是徒劳的。

都一把年纪的公孙弘,岂能让人从他的脸上看出端倪。

可是刘徽的视线落在公孙弘的身上太久,久得让刘彻都注意到,问:“御史大夫有何不妥?”

“并无。

儿臣只是觉得公孙御史大夫长得很好看,多看几眼。”

刘徽能如何?万不能将心中猜测道出,故而只好用脸说事。

刘彻本来还以为刘徽是怎么了,听清刘徽的话,哈哈大笑道:“难道你表哥不好看?”

“不同年纪自有不同年纪的美。

御史大夫老树芽,较于年轻人更显老成,稳重,深不可测。”

刘徽含笑道来,话里话外之间都是对公孙弘的肯定和夸赞。

公孙弘听着刘徽的夸赞,万不敢掉以轻心,朝刘徽作一揖道:“公主谬赞!”

“父皇当初选择重用公孙御史大夫,最重要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御史大夫相貌甚伟。

我也学了父皇,多看皮囊。”

刘徽笑盈盈的说出这番话,引得刘彻警告道:“你一个孩子,看什么皮囊。”

刘徽摇头道:“父皇所言差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没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怎么能分年纪?

因而,刘彻冲刘徽道:“不能只看脸,还要看人心。

你还小,要是想看,多看看你舅舅,表哥,旁的人不许多看。”

生怕刘徽让人忽悠走的架势。

“父皇也不能看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