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再传捷报(5 / 6)
弘这一篇策论,在刘彻看完之后,从最后一名提到了第一名。
然后刘彻召见公孙弘。
公孙弘当时虽已年至七旬,容貌甚丽。
刘彻这个人,看脸,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欢长得漂亮的。
是以,公孙弘便再一次出仕,短短四年间,瞧,公孙弘已为御史大夫。
要知道大汉朝沿秦制,实施的是三公九卿制。
所谓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是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
瞧,公孙弘为御史大夫,这就是副相。
既为副相,协助的是皇帝和丞相。
值得一提的是,刘彻感于丞相的权利过大,创内外朝制。
外朝便是三公九卿,内朝是刘彻的近卫侍臣,如桑弘羊称侍中,便是刘彻内朝臣子。
刘彻要在河套地区建朔方城,公孙弘并不同意,他不同意,刘彻便让内朝的人出面和公孙弘论上一论,出十问,就是想跟公孙弘辩上一辩,没想到公孙弘面对十问又不一言了。
刘彻极是满意公孙弘的表现,随着刘彻让人提出问题,要跟人辩上一辩的意思。
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刘徽对公孙弘此人也是有了新的一层了解。
这人最擅长见风使舵,也可以说是极其圆滑。
怪不得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御史大夫。
就是不知道他接下来能不能立个功封个侯。
大汉的规矩,先封侯再拜相,一直都是如此。
朔方城建起一事,板上钉钉,谁也改不了,与之而来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迁徙。
要建城,总不能没有人吧。
刘彻的意见是要从内地把人迁过去。
不迁人过去,城就是空城,没有人就没有经济。
人肯定要迁的,怎么迁,迁哪里的人,这就需要研究。
不过,朝堂上吵他们的,卫青回来了,刘徽求着刘彻答应让她接自家舅舅去。
“连这点时间都等不了?非要去接?”
刘徽要求不高,刘彻不至于不肯,他纯纯是感觉刘徽喜欢卫青,惦记卫青远胜于他这个当爹的,不太乐意。
刘徽眨眨眼睛极为无辜的道:“父皇,我都快两年没有见舅舅了,还不许我想想舅舅。”
哈!
刘彻半眯起眼睛盯紧刘徽道:“你想过我这个父皇?”
“父皇天天见,也好意思跟舅舅比。
舅舅在外为大汉,为父皇征战,长途奔袭,出生入死,父皇还好意思和舅舅计较上了,羞羞脸。”
刘徽跟刘彻扮一个鬼脸,叫刘彻气乐了,计较什么的,不能承认。
但,刘徽心里记挂卫青这个舅舅的事,非旁人可比。
转念一想,从小到大,刘徽的武艺是卫青教的,凡刘徽所求,卫青无有不应,刘徽和卫青亲近也是不错。
卫家的人里,除了一个卫青外,刘徽也不和其他人亲近。
也成!
“去吧。”
一会儿的功夫,刘彻脑子里到底过了多少事,刘徽不知。
本来不乐意刘徽去的刘彻松了口,刘徽岂不高兴,补上一句道:“表哥也要去。”
霍去病话不多说,一向刘徽去哪儿他去哪儿。
去接卫青的事,霍去病自是乐意无比。
“去去去。”
刘彻岂不知两人都跟卫青亲近,比对他都要亲近。
两个都是没良心的小东西,有了卫青当即要将他抛之脑后!
刘彻瞥过他们一眼,哼哼唧唧。
刘徽何人也,岂能看不出来刘彻何意,赶紧上前哄人道:“父皇,父皇,我们去接舅舅又不是不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