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公主还小办事不力很正常(4 / 6)
说话。
刘彻将奏报递过去,“淮南国百姓安居乐业,井井有条,并无变故。
倒是淮南国的百姓对进入淮南国的军队夹道欢迎。
眼下改国为郡,郡内也并无变故。”
公孙弘……
倒是他误会了,还以为是有什么坏事。
结果都是好事!
“主父偃在信中提及,阿徽破例提拔不少人,而且定下一年之后的相关考核,考核的内容,民生,经济,还有这样一份为官守则,你们都看看。”
刘彻既然都把东西递下来了,也希望官员都可以看看。
得,从丞相开始,御史大夫,堂上臣子一个接一个的查看上面的东西。
看完之后的人神色和刘彻一样的复杂。
公孙弘认可无比的道:“陛下,公主定下的考核之法甚妙。”
对官员要有考核标准,否则谁还用考虑怎么当官,整日在其位不谋其政,谁又能如何?
刘彻何尝不是因此意动。
不过反对的人同样有,激动的道:“陛下,所谓考核实在不妥。”
一堆废话说来,只为让刘彻别听刘徽的。
可惜,刘彻拍板,让人仔细商量商量天下官员的考核,别一个两个的不像样,食君之禄而不能为君分忧!
等刘徽和霍去病把沿海适合开盐田的地方都弄上,再和人寻着所谓的崖盐,井盐,以确保各地都有盐可用,而且都可以吃到平价的盐。
长安传来消息,卫子夫诞下一子,取名为刘据!
哎哟,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喜。
二十九岁的刘彻,终于有了第一个儿子。
大汉,后继有人。
刘徽和霍去病闻听消息何尝不喜。
与之而来,北边也传来喜讯,卫青兵出雁门,斩匈奴数千人而归。
刘徽和霍去病再一次为自家舅舅高兴。
终于,把盐的事都办妥,出门四个月的刘徽和霍去病回到长安。
此时的长安,等刘徽回来的人不要太多。
平价盐一出,绝对是把世族最大的利都搞没了!
可是没办法,他们不是不想跟刘徽一样卖便宜,抢市场,成本摆在那儿,他们怎么可能卖得了。
同时,刘徽手底下的人还种出甜菜,制糖的原材料,以及各种各样不同颜色的糖,也在迅抢占市场。
人不在长安的刘徽,写信回来让陈掌出面,具体生意怎么做,主意一套,陈掌脑子不太好,执行能力那是杠杠的!
更别说有一个桑弘禄。
盐的生意,糖的生意,长安的归陈掌折腾,其他地方,原材料在刘徽这儿,如何分利,刘徽和桑弘禄面对面早已谈妥。
人哪怕不在,刘徽一封信回去,都乖乖配合。
因而,糖的生意也迅成为刘徽手里极其挣钱的存在。
无论是糖还是盐,都是世族们想分一杯羹的生意,可是他们给刘徽去的信,刘徽都回一句,等她回来再说。
毕竟就他们的信誉,当面写定的事,他们都敢不认,一个转身告起刘徽的状,刘徽对他们的心急,丝毫不当一回事,且请他们耐心点,不乐意可以不等。
七寸让刘徽拿住,气得人想动刘徽,无奈动不了。
在外的刘徽,并非没有人想对刘徽动手,刘徽身边的兵马又不是吃素,动手,只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好在,刘徽可算回来了。
几个月的时间,刘徽很庆幸她是冷白皮,至少不是见光死,但凡捂上一捂,刘徽都能白得光。
为免让卫子夫担心,赶回长安的路上,刘徽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只为不给卫子夫任何她晒黑的理由。
顺便,刘徽给霍去病也拿了帷帽,一起捂白吧!
“黑点也没有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