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反艾美奖诞生(2 / 4)

加入书签

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专业的影视评论站点,尤其是Reddit这类新兴的、以用户自发内容为核心的社群平台上,参与这场关于艾美奖公信力大讨论的人数迅速突破了80万大关。

这八十万人发出的声音,汇聚成一个清晰的诉求:他们要求艾美奖组委会重新评估像《越狱》、《绝命毒师》这样深受观众喜爱却在奖项上备受冷落的剧集。

如果艾美奖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无法真正反映观众的心声,那么他们将联合起来,成立一个全新的、真正由观众和剧迷主导的奖项。

这个被提议的新奖项,暂时被命名为——“反艾美奖”.

这个在前世才在特定圈子里偶尔被提及的概念,如今在这个时空,被提前了十多年,并且以一种极具组织性的形式提上了日程。

这个提议一经抛出,迅速获得了大量网民和部分行业边缘人士的推崇和响应。

与前世那种更多停留在口头抗议、零星批评,并未形成实体组织的“反艾美奖”概念不同。

前世只是一个系统性的、如同“金酸莓奖”针对奥斯卡那样的“反艾美奖”实体奖项,这一次的情况截然不同。

随着“反艾美奖”的构想被明确提出,很快就获得了多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的公开支持,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以敢言着称的影评人、对现有体系不满的编剧、以及一些未能获得主流奖项认可的演员。

他们纷纷表态,愿意参与到这个新奖项的建设和推广中来。

其实,对艾美奖的不满和批评,其雏形早已有之。

例如,上世纪经典的《星际迷航》系列,就曾因为其科幻题材被视为“不够严肃”而多次在核心奖项上折戟沉沙,引发其庞大粉丝群体的长期不满。

正如一些愤怒的剧迷所呐喊的那样:“连能够探索银河系的‘进取号’星舰,都始终无法驶入艾美奖的荣誉殿堂,这个奖项早就该在流行文化的宇宙中完蛋了!”

再比如,反映社会现实议题的剧集《全家福》,也曾因题材敏感,即使在获得提名后也引发了对艾美奖回避尖锐社会矛盾的批评。

但过去,不满归不满,批评归批评,这种声音嚷嚷了三四十年,但因为群体不够,只能停留在发发牢骚的阶段,并未形成真正有组织的、能够对艾美奖构成实质威胁的反制措施。

然而,这一次完全不同了。

数十万人规模的集中讨论,有人提出了清晰的口号,有人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建立替代性奖项的呼声自然水涨船高。

再加上,似乎有看不见的手在背后巧妙地推波助澜、整合资源,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举双手赞成,并积极参与到实际行动中。

其组织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

在短短两天之内,一个功能齐全的“反艾美奖联盟”组委会就宣告成立。

并且确定了组委会的核心成员名单。

甚至连象征性的奖杯设计雏形都已开始征集。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评奖规则,极其简单直接:采取全民公开投票制,由全球范围内的剧迷通过网络票选出他们心目中真正的年度最佳剧集、演员和创作者。

一切旨在体现“民意”。

如果有熟悉华夏影视奖项评选规则的业内人士看到这套流程,肯定会感到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由广大剧迷票选自己喜爱的剧集和演员?这运作模式,怎么和华夏国内颇具影响力的“金鸡百花奖”的群众投票环节如此相似?

“什么?他们不仅成立了‘反艾美奖联盟’,而且已经连组委会、奖杯设计、评奖规则都制定好了?这么快?!这怎么可能!”

艾美奖组委会的会议室里,盖瑞·山德林接到下属的紧急汇报后,几乎不敢相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