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决战中途宣(3 / 4)

加入书签

>努力模仿着记忆中富商的派头,用带着古怪口音的粤语,舍我其谁地问道:“这片区域,如果全部买下来,作价多少?”

那负责人挑了挑眉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看似豪横却透着一丝别扭的“老板”

,公式化地回应:“反正去年的话,一平方英尺,已经过2ooo港币了,这一片区域,算下来,估计要3亿多港币,至少的…”

“价格上倒是还行。”

藏在身后的李琦,用不高但清晰的声音说了一句。

向英宇立刻心领神会,生硬地复述:“价格…还行!”

他顿了顿,想起李琦的交代,又按“剧本”

追问:“那这里面的设备,你们准备怎么处理?”

“设备?”

负责人考虑了一下,语气随意,“那自然是当废品处理掉…搬迁成本太高,新厂会用更新的。”

“要不然这样,直接卖给我得了?”

向英宇依照指示提议,“你们估个价,我正好是做全球二手设备…呃,钢铁生意的,二手的也算。”

他差点说错词,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是嘛?”

万力负责人很是意外,脸上的不耐烦稍减,多了几分好奇。

向英宇下意识地想抖一下大衣增加气势,动作却略显僵硬,李琦适时上前一步,自然熟练地替他接住大衣下摆,并将话题引向技术核心:“听说你们是做半导体的,能做到什么制程啊?”

“那个…”

万力香江负责人脸上顿时浮现出尴尬,挠了挠头,“我们主要是做半导体测试及封装厂的。

不过因为米国的技术封锁和设备禁运,很多高精尖设备进不来,目前…也只能做13o纳米以上的工艺。”

2oo4年,是全球半导体行业迈入9o纳米制程的元年。

英特尔旗下的奔腾4处理器正凭借此技术节点引领性能革命。

能掌握9o纳米工艺的,是英特尔、英飞凌、德州仪器、ib以及联电、台积电等巨头。

万力作为测试封装厂,其制程能力却停留在13o纳米,无疑已显着落后于时代前沿。

负责人见问出此问题的“秘书”

身旁,那位“老板”

一脸高深莫测的懵逼状(向英宇是真的没听懂),不由疑惑地反问了一句:“您…懂这个?”

“不懂!”

向英宇使劲抽了一口雪茄,被呛得眼泪差点出来,强撑着摆手,“就问问!”

负责人嘴角抽动一下,内心几乎无语:你特么不懂,问那么多干嘛?装什么大尾巴狼!

而此刻,垂立于一旁的李琦,眼底却掠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他不懂具体技术,但他懂趋势,懂价值。

这些被万力视为搬迁累赘、准备当废铁处理的旧设备,其真正的价值,在他眼中,或许远比脚下这片土地更为珍贵。

万力北迁津门,意在贴近北方的政策与市场资源,而李琦脑海中勾勒的蓝图,则是将这片技术火种,直接迁至与香江一水之隔、正蓄势待的鹏城。

别人不知道,他却是了解。

随着手机的飞展,这里也将在科技硬件领域快崛起。

前世,西影厂从来都是人才济济的,吴天铭、老谋子、陈恺歌,还有就是黄建鑫。

有人说华夏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是“第五代导演”

的摇篮,但过了2ooo年之后,是真的落寞了,导演和演员全部出走。

《穿蓝色条纹睡衣的男孩》靠的是政治正确,《触不可及》想要拿小金人,要看看他接下来的操作。

还有后面的《绿皮书》…前世可以拿奖,这一世却不一定。

因为电影还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