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老桑想不想回家(2 / 2)

加入书签

的也七十多,哭的像幼稚园的孩子。

“呜呜…娘…你还在不在勒?”

“…”

外面站岗放哨的老兵听着里面哭,连忙从外面跑了进来,“不是和你们说了,不让哭,不让哭,你们咋还…”

他看着这场面,不知不觉,自己的眼眶也刹不住车了。

好不容易石知义将众人的情绪安抚下来,一个人忍不住,呜咽了几声,又是一阵…

“老桑,算了,今天就到这儿吧,再放下去,恐怕会出事儿。”

虽然表面上说放开探亲了,但私下里的传播这种录像还是被禁止的。

“是啊,大家先回去吧,下次再来新的片子,我再找你们来,别害了大家。”

“行,麻烦了…”

“我们懂!”

老兵们一个个离开,留下老桑和石知义,两人看着录像带,“接下来咋办?还继续看?”

石知义拧着眉头“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最重要的还是让老兵回内地看看才行。”

“谁不想回去,可不是谁都能回去的啊”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岛内就放开过一次回乡探亲。

可回家的却只是少数人,大多数人没回内地,或者不再回内地探亲,事情令人流泪。

以岛内的刘仲仁老兵为例。

他退伍之后,身无分文,只能靠打零工维生,一天能温饱一餐已是很难得的幸事,后来还是友人介绍他当司机,日子才总算慢慢的安定了下来。

后来认识了妻子,共组家庭,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刘仲仁说:“虽不富裕,但日子安定,也总算不再是一个人了”

对他而言最遗憾的事莫过于父母离世也不能见最后一面。

刘仲仁是老兵里在岛内社会把生活稳定下来的典范,他还算是好的,还有更多的老兵大字都不识,书信的地址都不会写,只能拜托别人。

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他们才是最可怜的群体。

就连岛内监察院院长于右刃,在去世前也写下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这题为《望大陆》的诗,是数十万退伍军人的心声呢!

八十年代,放开了十万人回乡。

对于六十多万老兵,只能是少数人回去。

之前就说了,大部分退伍老兵们了连地址都写不准确,这些家书最终都石沉大海。

更别说老兵中,很多自己生活都拮据,坐飞机回几百里,甚至几千里的老家寻亲,单单回来的飞机票就阻断了他们的归心似箭。

再加上岛内故意将一些信件销毁,或者是随意“丢失”

,所以也就导致回到内地的案例少之又少。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说“放开”

探亲,可他们这些人却聚在一起看别人回乡的录像。

不少人老兵还在想着攒钱,等有机会回去,李琦记得前几有个白苍颜的老兵谢春声,年轻时四处征战,在抗战时期立了不少功,撤退到岛内七十一年,一直到2008年,才得以回老家与亲人相见。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母亲居然还健在,老人家已经106岁高龄了。

许多网友说:这是上天赋予她不可思议的长寿,就为等着儿子回来。

这次岛内再次放开探亲,依然是少数人能回去。

“老桑,我有一种办法,让咱们都回去?”

“都回去?”

桑顺粮猛地扭头,抓住石知义的肩膀,“快说,什么办法?”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