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发行破纪录(1 / 2)
2004年4月16日,上午9点30分,香江联合交易所。
当电子屏上企鹅公司的日开盘价赫然定格在8375港元时,整个交易大厅陷入了一刹那近乎凝滞的寂静——紧接着,欢呼与掌声如山呼海啸般爆出来。
较行价73港元跃升近15,这样一个开局远几乎所有市场分析师的预测,也打破了科技股在当年普遍低迷的预期。
“这只内地股票……潜力惊人!”
一位站在后排的交易员忍不住脱口而出,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
马画藤就站在人群中央,一身西装仍掩不住他的书卷气。
他微微仰头,注视着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绿色数字,轻轻舒出一口气。
他拿出手机,迅而克制地给远在美国的李琦去一条短信:“开盘良好,一切顺利。”
这一刻,他尚未意识到,这家起步于即时通讯、业务模式在许多人眼中仍显得模糊不清的互联网公司,即将掀起怎样的资本风暴。
它很快就不再只是一支股票,而将成为香江股市的“宠儿”
,华夏互联网史上不可绕过的一页传奇——甚至是一个经济时代的符号。
市场的响应来得迅猛而炽烈。
买盘如潮水般持续涌入,几乎不见回落。
“还在涨,还在往上冲!”
人群中不时传来这样的低呼与惊叹。
股价一路高歌猛进,两小时不到,已轻松突破10港元大关,较行价飙升175。
由于港股没有日内涨跌幅限制,历史上也曾出现单日暴涨300的个案,因此理论上企鹅的上涨空间仍然巨大。
尽管港股设有市场波动调节机制(v)——当价格偏离5分钟前成交价±10时,会进入5分钟的“冷静期”
,限制交易价格区间——但这也未能阻挡市场的热情。
很快,“企鹅”
这个名字响彻全港。
“这是什么神仙股?”
“我中了!”
“我没买……亏大了!”
“那还等什么,买啊!”
“”
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沸腾的不只是交易大厅,还有营业部、咖啡馆、写字楼,甚至家家户户的客厅。
但这绝非一场纯粹的投机狂欢。
其背后,是企鹅公司清晰而强劲的业务基本面和增长逻辑:qq注册用户数持续飙涨,移动增值业务迅猛推进,而游戏板块的布局更是精准卡位。
自主研的《穿越火线》、代理的《魔兽世界》,以及投资【光线特效】等文创内容类企业,都逐步展现出群的生态控制力和变现能力。
财务数字是最好的注脚:2003年,企鹅全年总营收114亿元,净利润45亿元。
而仅仅到2004年第一季度,营收就冲上5亿元,净利润高达282亿元。
按此推算,年复合增长率稳稳站在50以上。
这不仅是华夏互联网企业的奇迹,即便放在全球科技赛道中也属顶尖水准。
更重要的是,企鹅并不孤立。
其生态中早已嵌入【璀璨娱乐】、【光辉娱乐】等战略协同板块,彼此引流、互相赋能,逐渐构筑起一个横跨社交、文娱、科技的复合型生态体系。
它不再只是一家“做qq的公司”
,而成为一个难以复制、更难越的数字经济共同体。
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很快挖出更多“背景”
:原来李琦是企鹅的重要股东;原来企鹅也投了【光线特效】;原来它的业务已蔓延至影视、音乐等多个高增长赛道……
“这不是短线题材,是可长期持有的价值股!”
越来越多分析报告开始调整预期,建议“积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