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6章 上美影(2 / 3)

加入书签

企业,其厂长并没有严格对应的行政级别。

不过它曾隶属于上海电影制片厂,而上影厂领导则属于副厅级单位。

因此,当李琦以合作方身份,更确切地说,是以拥有扭转命运资源的“财神爷”

身份突然造访,让整个上美影上下难免弥漫着一股诚惶诚恐的气息。

厂长名字叫金国坪,一位从1999年临危受命至今,据说今年就要功成身退的老动画人,亲自在大门口迎接。

“李部!

哎哟李部啊!

您来怎么也不提前招呼一声?我们好派人去机场接您啊!”

金厂长快步上前,热情中透着不易察觉的紧张。

李琦笑着摆摆手,态度温和却自带气场:“金厂长太客气了,接什么?我想看看大家,就自己来了。

咱们现在是战略合作伙伴,是平等的商业合作,不是上下级,别那么拘束。”

“李部您这话说的!”

金厂长连声感叹,言语中充满了真实的感激,“要不是您把《功夫熊猫》这样重要的国际项目的动画制作环节交给我们厂来做,年前…年前好多兄弟的工资真就悬了!”

上美影,曾经光芒万丈。

回顾它的历史长廊,每一步都踏在华语动画的巅峰:《大闹天宫》的磅礴瑰丽、《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诗韵、《哪吒闹海》的悲情壮烈、《黑猫警长》的机警时尚、《葫芦兄弟》的奇幻色彩、《舒克和贝塔》的童趣温馨……每一个名字,都是华夏动画黄金时代的闪耀星辰。

然而,自1988年,37名核心骨干集体南下鹏城“淘金”

,拉开了上美影人才流失的惨痛序幕,也预示了一段长达二十年的沉沦与挣扎。

雪上加霜的是,1995年那场彻底的改制。

取消国家统购统销的“金饭碗”

,让习惯了计划经济指令的上美影直接“下海”

,直面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自产自销、自负盈亏。

这对上美影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生存法则。

如果不是1999年,老厂长常光稀临危受命,拍出一部《宝莲灯》,并且尝试与世界接轨,借鉴好莱坞,取消专业的配音演员,换成姜纹、宁径、徐凡、陈佩斯这些知名演员来配音助阵,恐怕早已经倒了。

可一个《宝莲灯》的短暂闪光,无法照亮漫长的黑夜。

进入21世纪的头三年,上美影倾力推出的15部原创动画作品,无一例外,全部在市场面前铩羽而归,无声无息。

李琦脑中闪过一个报道:2oo1至2o1o这十年间,上美影呕心沥血制作了36部动画片,除了低幼向的《大耳朵图图》以其亲和力获得了一定反响之外,其余作品几乎全军覆没。

以至于,相比“华夏迪士尼”

这个称呼,“版权维权斗士”

竟成了它更为人熟知的标签。

为了维系最基本的生存开销,上美影不得不频繁举起法律武器,起诉各类电视台和未经授权使用其经典形象的商家,尤其是《葫芦娃》和《大闹天宫》这两部戏。

每一份律师函背后,都浸透着昔日王者的无奈与酸楚。

听着金国坪厂长对《功夫熊猫》项目表达不尽的感激,李琦的目光却越过眼前,投向这个国宝级厂牌,

“我这次同样是来给你们送温暖来了,有个新项目委托你们。”

“好说,好说。”

“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格鲁的人策划偷走月亮,为此他从孤儿院领养了玛戈、伊迪丝和阿格蕾丝三个小女孩,利用她们进入对手维克托的城堡推销饼干,借机寻找收缩射线枪。

但在相处过程中,小女孩们的天真无邪和温暖逐渐融化了格鲁内心的坚冰,他最终放弃了继续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