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最是骨亲情太薄,不如权印半方章(4 / 5)
叹了口气,“但上在里面受冻,我不能不管。就算被李嵩参倒,我也要送。”
秦飞离开后,谢渊走到衙署的窗前,望着禁苑的方向。雪已经停了,阳光照在禁苑的宫墙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想起当年萧桓登基时,在太和殿宣誓:“朕必以孝治天下,以仁安百姓,绝不辜负列祖列宗的期望。”如今他虽然成了太上皇,却依旧坚守着那份仁厚,为了不连累自己,连暖物都不肯要。
傍晚时分,秦飞派人来报:“棉絮已经送进去了,上见了,只说了句‘谢卿费心’,就让内侍铺在了床上。”
谢渊松了口气,心里却还是沉甸甸的——这只是权宜之计,若想让上真正暖起来,还得让陛下下旨改善禁苑的供应。他坐在案前,拿起笔,终于还是写了奏疏,奏疏里没有提送棉絮的事,只说“禁苑物资短缺,太上皇御冬困难,请陛下下旨,命礼部增加禁苑的炭火和暖物供应”。
写完奏疏,他通读了一遍,觉得语气太过委婉,又加了一句“太祖定‘孝治’之训,陛下当以身作则,彰显孝德,让天下百姓效仿”。
次日早朝,谢渊把奏疏递了上去。萧栎接过奏疏,看了一眼,皱了皱眉:“禁苑的供应不是由礼部负责吗?怎么会短缺?”
李嵩立刻出列,躬身道:“陛下,禁苑的供应都是按规制调配的,并无短缺。谢太保这是危言耸听,实则是想借太上皇逼宫,巩固自己的权势!”
谢渊反驳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玄夜卫北司有密报为证。若陛下不信,可派人去禁苑查验。”
萧栎沉思片刻,道:“朕派礼部尚书王瑾去查验,若真如你所言,便追究礼部的责任;若你撒谎,朕定不轻饶!”
退朝后,李嵩拦住谢渊,冷笑道:“谢渊,你以为凭一封奏疏就能扳倒我?告诉你,王瑾是我的人,查验结果定会‘符合规制’,你就等着受罚吧!”
谢渊冷冷地说:“李尚书别太得意,若上在禁苑受冻的事传出去,天下人会怎么看陛下?怎么看你这个吏部尚书?”
李嵩脸色一变,拂袖而去。谢渊望着他的背影,心里清楚,这场博弈还远未结束——李嵩不会善罢甘休,定会想办法报复自己,但他不能退缩,为了上,为了太祖的“孝治”祖制,他必须坚持下去。
三日后,王瑾从禁苑查验回来,向萧栎禀报:“陛下,禁苑的供应皆按规制调配,并无短缺。谢太保所言,恐是误会。”
萧栎点了点头,对身边的太监说:“传旨,谢渊妄奏禁苑物资短缺,扰乱朝纲,罚俸三月,以示惩戒。”
旨意传到谢府时,谢渊正在书房看禁苑内侍传来的纸条,上面写着“上今日咳得重了些,棉絮很暖,勿念”。他放下纸条,叹了口气——王瑾果然屈从于李嵩的权势,说了假话。但他并不气馁,因为他知道,秦飞已经查到了礼部克扣禁苑物资的证据,很快就能反击。
又过了几日,秦飞将证据送到谢渊手中——礼部主事将禁苑的炭火和暖物变卖,中饱私囊,账本上的记录清晰可见,还有买主的供词。谢渊立刻让御史台递上弹劾疏,并附上证据。
萧栎见证据确凿,勃然大怒,下令将主事革职查办,并命王瑾重新调配禁苑的物资,确保太上皇的生活所需。李嵩因举荐失察,被萧栎斥责,罚俸一月。
旨意下达的那天,谢渊正在府中看棉絮——管家刚从库房取来新的棉絮,准备再送进禁苑。老陈走进来,递给他一张纸条:“老爷,内侍传来的话,说上见了旨意,笑了笑,说‘谢卿终于能松口气了’。”
谢渊接过纸条,指尖抚过字迹,心里一阵温暖。他对老陈说:“把这些棉絮送到禁苑去,这次光明正大地送,不用藏着掖着了。”
老陈应了声“是”,挑着担子出了府门。谢渊立在窗前,望着禁苑的方向,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