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只待那风声传帝耳 定叫他官职爵位一齐抛(2 / 7)

加入书签

的实证,虽石迁已死,却牵连了他三个亲信,皆被革职流放。

“谢大人,周御史所言,可有辩解?”

萧桓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带着帝王的威严。

石崇抬眼望去,见谢渊躬身出列,玄色官袍衬得身形愈挺拔,声音沉稳:“陛下,边镇军器调度迟滞,实因宣府卫近日大雪封路,火器运输需绕行,臣已令工部侍郎周瑞督运,三日内必到;至于权柄过盛,臣早有奏请,愿辞御史台之职,专掌兵部,唯陛下圣裁。”

谢渊的应对滴水不漏,石崇心中却无半分慌乱,反而更觉兴奋——谢渊越是沉稳,他越要让其措手不及。

他悄悄将手缩进袖中,指尖触到一张折叠的素笺,上面写着三个名字:都是御史台的言官,早年受过石迁的恩惠,如今是他的眼线。

他暗自盘算:周德这一枪,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退朝后,石崇没有回镇刑司衙署,而是绕路去了城南的一座茶肆——二楼的雅间里,御史台监察御史王显已等候多时。

王显见石崇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大人。”

石崇摆了摆手,坐进靠窗的位置,目光扫过楼下的行人,确认无人跟踪,才低声道:“今日奉天殿之事,你也看见了。

周德弹劾谢渊,是个好机会。”

王显躬身道:“大人的意思是……让下官也递弹劾折?”

石崇端起茶盏,指尖在盏沿划过:“不止你一个。

你去联络御史台的李御史、赵御史,就说谢渊‘慢待君父’‘权柄独揽’,若任其下去,恐有不臣之心。

弹劾折要写得细,把去年他驳回张参、查镇刑司旧案的事,都掺进去,说成是‘挟私报复’‘打压异己’。”

王显面露难色:“大人,谢大人刚正,陛下信任,若弹劾不成……”

石崇冷笑一声,将茶盏重重放在桌上:“陛下再信任,也架不住众口铄金。

你以为周德为何敢跳出来?背后有吏部张文撑腰——张文是李嵩的人,李嵩早不满谢渊兼领三职。

你们只管递折,后续之事,我来安排。”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推到王显面前:“这是五百两,你分予李、赵二位,就当是……辛苦费。”

王显接过银子,眼神亮了亮,躬身应道:“下官遵旨!

明日一早就递折!”

石崇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记住,折子里别提我,只说你们‘为国忧心’。

言官的本分是进谏,不是攀附,这点分寸,你要懂。”

王显连声应是,心中却清楚,石崇这是要借他们的嘴,打一场“无主之仗”

,既伤了谢渊,又能全身而退。

石崇离开茶肆时,暮色已浓。

他望着远处御史台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言官是朝堂的“刀”

,今日他要让这把刀,先扎进谢渊的软肋里。

他不知道,雅间窗外的廊柱后,玄夜卫北司的一名探子正悄然退去,将方才的对话记在密笺上,快马送往秦飞的衙署。

回到镇刑司衙署,石崇立刻召来亲信、镇刑司主事刘安。

刘安是石迁的旧部,对石崇忠心耿耿。

石崇坐在案后,手指敲着桌面:“谢渊当年处置边镇粮草的旧账,你还能找到吗?”

刘安愣了愣,随即明白过来:“大人是想从账上找破绽?”

“不错。”

石崇点头,“谢渊三年前任兵部侍郎时,曾督运宣府卫粮草,那时石迁还在,曾说过他的账有‘模糊之处’。

你去户部,找主事孙康——孙康欠我一个人情,让他把当年的粮草账册调出来,仔细查,哪怕是一两银子、一石粮食的出入,都要记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