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千石林初雪羽客叩南宫(1 / 5)

加入书签

第2集千石林初雪?羽客叩南宫

千石林者,上古神鳌背骨所化也。

昔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神鳌自北冥跃出,以背承天,阻洪水滔天之祸,终力竭而堕。

其背骨经万年寒气化育,凝玄冰之精、聚苍松之魂,成此嶙峋石林,石峰如剑指苍穹,石缝藏幽泉映星月,遇雪则焕琉璃光,遇戾则生青芒,实乃南宫之天然屏障。

时玄冥神司北方寒令,四野凝素,南宫周遭三百里,琼枝玉树缀霜,玄冰垂檐若水晶帘幕,风过檐角,冰棱相击,声如上古玉磬,回荡于石林间,恍若亘古未变之境。

南宫非寻常宫阙,乃伏羲画卦定址、女娲补天后所建“镇厄宫”

,宫下地脉通玄冰狱,狱内镇压蚩尤残魂——三百年前,蚩尤残魂借共工戾气破封,祸乱三界,太上皇以自身为“镇厄印”

,引伏羲血脉灵力封狱,自此困守南宫,不得半步逾越。

是日初雪方霁,寒鸦啄枝,鸣声穿寒雾,落于玉甃阶前。

那玉甃阶乃女娲补天遗留的五色石所砌,阶面隐现八卦纹路,雪落其上不积,霜覆其表自消,唯留数点霜声,碎入殿内。

忽有一道青影自西而来,踏雪无痕。

来者乃终南玄真观传人青冥子,衣青氅,氅角缀霜花——那霜非寻常雪霜,乃终南“玄真池”

畔万年冰魄所凝,沾衣不化,却无半分寒意;持藜杖,杖身乃上古玄真木所制,木纹如流云,杖端嵌玄珠,珠名“混沌伴生”

,乃开天辟地时混沌之芯旁生的灵珠,映雪若寒星,能辨戾气、显真形。

青冥子至南宫朱扉前,见扉上铜环覆冰,冰下刻“镇厄”

二字,乃伏羲手书,隐隐有金光流转。

他以藜杖轻叩铜环,三声清越,如玉磬击空,震得阶前寒鸦惊飞,石林间松枝轻颤,落雪簌簌如碎玉。

宫门两侧,立二守宫卒,皆披玄冰铁所铸甲胄,甲缝凝霜却不侵体——此二人乃“镇厄卫”

后裔,三百年前镇厄卫随太上皇封狱,半数战死,余者后裔世代守南宫,甲胄内织有女娲补天神丝,能抗蚩尤戾气。

左卒瞋目,执长戟指青冥子,声如寒铁相击:“南宫乃镇厄禁地,太上皇静居之所,汝野客何敢擅闯?退!”

青冥子抬目,眸中似有星斗流转,笑曰:“吾自终南玄真观来,携‘静守’之道,为解南宫困厄而来。

汝可禀太上皇,言终南青冥子至,知其有‘困鸟无枝’之叹,愿为解之。”

右卒沉吟,甲胄上神丝微闪——神丝能感来人善恶,此刻丝色泛青,显是善人。

他谓左卒曰:“太上皇近日每倚窗望雪,叹声彻殿,若此客真能解闷,或可禀之。

昔年镇厄卫祖训有云,‘遇玄真传人,当以礼待’,若失此机,恐负祖训。”

言罢,蹑足过回廊。

那回廊地面铺“忘忧石”

,踏之能平心绪,乃怕宫中人受戾气扰心而设,三百年间,除守宫卒外,鲜有人踏过。

南宫正殿名“玄元殿”

,殿内烛火乃“长明魂烛”

,以上古火神祝融残魂所燃,烛火昏黄却不熄,映得太上皇银垂肩。

太上皇着素色龙袍,袍上暗金龙纹乃伏羲八卦衍化,三百年灵力耗损,龙纹已褪光泽,仅余淡淡金光。

他倚窗而立,窗外千石林白雪皑皑,残雪覆石,如困兽伏莽——那石兽之形,恰与玄冰狱内蚩尤残魂的轮廓相似,触目惊心。

闻卒入殿,太上皇未回,声含沧桑,如老树枯藤:“何事扰吾?”

卒伏地禀曰:“宫门外有终南羽客青冥子,衣青氅,持藜杖,杖嵌玄珠,言携‘静守’之道,闻陛下叹‘困鸟无枝’,欲入内进言,冀解烦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