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金陵独对萧萧木古渡频思浩浩江(5 / 8)
迁构陷岳峰将军,便是从粮饷账目入手,最终伪造证据,致忠良含冤而死。
如今石崇故技重施,谢渊能否全身而退?周德越想越不安,他拿起笔,想再写一封疏文,提醒萧桓警惕石崇的阴谋,可刚写下“陛下三思”
四个字,便又撕掉了——他只是个被贬的留都小吏,他的话,萧桓又怎会在意?
深夜,周德站在南京城头,望着北方京师的方向,心中满是纠结。
江风吹拂着他的衣袍,带着深秋的寒意。
他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是继续抱着愤懑盼着谢渊倒台,还是放下恩怨,为守护忠良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彻夜难眠。
周德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
当他从公文往来中得知“石崇已命人篡改宣府粮饷账目,伪造谢渊克扣军饷的证据”
时,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他想起档案库里那些忠良的牺牲,想起自己当年的过错,心中涌起一股孤注一掷的勇气——他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
他连夜写下一封密信,详细告知萧桓“石崇勾结李嵩,篡改宣府粮饷账目,欲构陷谢渊”
的阴谋,还附上了自己当年与石崇、徐靖密会的时间、地点,以及石崇许诺提拔他的细节,虽无实证,却也能提供线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写完密信,他犹豫了许久,最终将信交给了一位前往京师公干的老吏,再三叮嘱:“此信务必亲手交给玄夜卫指挥使周显大人,绝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老吏与他素有交情,见他神色凝重,便郑重应下:“周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命。”
密信送出后,周德便陷入了焦灼的等待。
他既盼着密信能及时送达,揭穿石崇的阴谋;又怕事情败露,自己会遭石崇的报复——镇刑司的密探遍布南京,若被他们现,自己怕是性命难保。
那些日子,周德整日心神不宁,连公务都频频出错。
南京兵部尚书看出了他的异常,关切地问道:“周大人近日似有心事,可是家中出了变故?”
周德强装镇定:“多谢大人关心,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每一次听到镇刑司的名字,每一次看到陌生的面孔,他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
他不知道的是,那封密信在抵达京师后,确实被送到了周显手中。
周显不敢怠慢,立刻呈给萧桓。
萧桓看完密信,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对周显道:“传朕旨意,命秦飞立刻暗中核查宣府粮饷账目,务必找出石崇篡改的证据,切勿打草惊蛇。”
周显躬身应道:“臣遵旨!”
一场新的较量,已在京师暗中展开,而远在南京的周德,还在焦灼地等待着消息。
秦飞接到萧桓的旨意后,立刻带着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以“核验边镇粮饷”
为由,前往户部调阅宣府卫的账目。
户部尚书刘焕虽与石崇交好,却不敢违抗玄夜卫的指令,只能不情愿地交出账目。
张启是文书勘验的老手,很快便现了破绽:“秦大人,你看这笔德佑三年的粮饷拨款,账目上写着‘拨付宣府卫粮米一万石’,可对应的库房出库记录却是‘八千石’,且笔迹与其他账目略有不同,像是后补的!”
秦飞接过账目,仔细查看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石崇果然动手了。”
他立刻命人将账目带回玄夜卫,同时派人暗中监视石崇、李嵩的动向。
很快,密探便回报:“石崇昨夜密会李嵩,似在商议如何让宣府卫的将领作伪证,指证谢大人克扣粮饷。”
秦飞不敢怠慢,立刻将情况禀报给萧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