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兵符在手千斤重帝信如丝一寸茫(4 / 7)
>
谢渊心中一动,趁机说道:“陛下,近日有言官弹劾臣‘任人唯亲’,举荐岳谦任都督同知。
臣以为,岳谦将军熟悉边卫防务,且战功卓着,举荐他实乃为公,并无私情,还请陛下明察。”
他必须主动解释,避免萧桓从他人口中听闻,产生误解。
萧桓笑了笑:“朕知道。
岳谦的能力,朕早有耳闻,你的举荐并无不妥。
那些言官,不过是听了些风言风语,不必理会。”
话虽如此,谢渊却从他眼中看到了一丝审视——帝王的信任,从来都是有条件的,即便嘴上说“信得过”
,心中仍会权衡。
“陛下圣明。”
谢渊躬身道,“臣定会管好兵部,绝不让陛下失望。
近日京郊军营新练了一支火器营,臣恳请陛下明日前往校阅,也好让陛下了解边军的备战情况。”
他需要用实绩巩固信任,让萧桓看到他的价值。
萧桓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哦?火器营练得如何了?”
谢渊答道:“已能熟练使用新造鸟铳,准确率达八成以上。
若陛下校阅满意,可将此法推广至边镇,增强防务。”
萧桓点头:“好,明日朕便去看看。”
离开御书房时,谢渊心中清楚,这场与帝王的信任博弈,他只能赢,不能输。
次日,萧桓率文武百官前往京郊军营。
校场上,火器营的士兵身着统一甲胄,手持新造鸟铳,整齐列队。
随着岳谦一声令下,士兵们举枪、瞄准、射击,动作一气呵成,远处的靶心纷纷被击中,赢得百官阵阵喝彩。
“好!”
萧桓抚掌大笑,“谢尚书,这火器营练得不错,比朕预想的还好!”
谢渊躬身道:“此乃岳谦将军训练有方,工部制造得力,臣不敢居功。”
他刻意提及岳谦,既是为岳谦正名,也是在向萧桓证明,他的举荐没有错。
萧桓走到一名士兵面前,拿起他手中的鸟铳,仔细查看:“这鸟铳比旧款轻便不少,射程也远了许多。”
工部尚书张启连忙上前:“陛下,此乃新改良的鸟铳,采用精铁铸造,枪管加长,射程比旧款远三十步,且不易炸膛。”
萧桓满意地点头:“很好。
传旨,工部加大火器制造力度,年内再造鸟铳五千杆、火炮一百门,拨付边镇。”
张启躬身应道:“臣遵旨!”
谢渊看着这一幕,心中稍安——火器营的出色表现,不仅展现了兵部的治军能力,更让萧桓看到了边镇防务的希望,这比任何辩解都更有力。
校阅结束后,萧桓单独留下谢渊:“谢尚书,朕知道你近日受了不少非议。
但你要记住,朕看重的是实绩,不是流言。
只要你能守住边镇,管好兵部,朕便会一直信你。”
这番话像一颗定心丸,让谢渊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臣定不负陛下信任!”
谢渊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感激。
他知道,萧桓的话既是承诺,也是鞭策——若他日没有了实绩,这份信任便会烟消云散。
校阅的余温尚未散去,吏部尚书李嵩便联合三名言官,递上了弹劾谢渊的奏章。
奏章中罗列了三条“罪状”
:一是“独断兵权”
,未经内阁商议便提拔岳谦;二是“浪费国帑”
,新造火器成本过高;三是“结党营私”
,与玄夜卫过从甚密。
萧桓看到奏章后,并未怒,只是将其放在御案上,召来谢渊。
“谢尚书,你看看吧。”
萧桓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考验。
谢渊接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