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非因权臣无慧眼只缘奸佞蔽昏眸(1 / 6)

加入书签

卷语

《大吴会典?刑法志》卷三《逆党篇》附载:“成武朝中期,镇刑司副提督石崇(从二品)、诏狱署提督徐靖(从二品)、东宫贤妃徐贞(徐靖胞妹,掌东宫宫娥调度),于理刑院后堂密议举事。

崇谓‘谢渊(正一品太保兼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专注宣府粮饷核销、大同火器修缮,无暇察逆’,靖称‘已简选死囚三百,以家眷为质逼其死战’,贞曰‘东宫宫娥五十人习武毕,可内应开东华门’。

三人定‘辰时一刻,靖引死囚开正阳门暗门,崇率镇刑司密探护萧桓出宫,贞引宫娥控养心殿侍卫’之策。

时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从二品)已遣暗探伏堂梁,录其语,密报谢渊,渊令‘固京营、守九门,待其举事擒现行’。”

此案之核,在“逆党私议”

之盲与“公纲暗防”

之准——石、徐之流以“谢渊无察”

自欺,徐贞恃宫闱之私妄动,三者虽暂结党,却各怀私欲,终为玄夜卫所窥,南宫谋变之败局,已藏于此议。

理刑后堂烛影幽,逆党聚谋逞私忧。

崇言渊怠无防备,靖恃死囚备戈矛。

贞激宫娥操刃待,私念织网覆危楼。

非因权臣无慧眼,只缘奸佞蔽昏眸。

理刑院后堂,青砖地泛着经年不散的潮气,墙面上嵌着的铁栏窗仅透进一线微光,将案上的烛火衬得愈昏沉。

案后坐着石崇,指尖摩挲着一枚墨玉扳指——那是已故镇刑司提督石迁的遗物,扳指上“镇刑”

二字虽被盘得亮,却仍透着当年构陷忠良的戾气。

他抬眼扫过堂内,徐靖坐在左侧杌子上,腰间悬着诏狱署的铜钥,钥链与玉带碰撞的轻响,在死寂的堂内格外刺耳;徐贞立在右侧,一身宫装未换,鬓边珠钗斜坠,显是从东宫私出,眼底藏着未褪的焦灼。

“魏奉先已从南宫回讯,萧桓允了辰时举事。”

石崇先开口,声音压得低,却难掩语气里的得意,“谢渊昨日还在工部督周瑞(正三品工部侍郎)修火器,今日一早又召陈忠(正三品户部侍郎)核宣府粮饷,连玄夜卫北司都顾不上查,这机会,是天送的。”

他故意不提周瑞早已将“火器修缮进度”

密报谢渊——周瑞虽受旧党胁迫,却不敢真违逆谢渊,只敢虚与委蛇。

徐靖闻言,往前凑了凑,烛火映得他眼底亮:“石大人说得是!

某已令诏狱署千户赵某,从死囚牢里挑了三百人——都是犯了‘斩立决’的狠角色,把他们家眷关在诏狱西院,刀架在脖子上,敢退者诛三族!”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纸,展开是诏狱后院的操练图,“这些死囚每日寅时练刀、午时练箭,昨日试演,五十步内可中靶心,对付京营的普通兵卒,足够了!”

徐贞接过操练图,扫了一眼,眉头微蹙:“死囚虽狠,却无军纪,若入宫后劫掠内库,反坏了‘复位安社稷’的名声。”

她虽是女流,却比徐靖更懂“名正言顺”

的重要——当年其父因“通敌”

罪被谢渊弹劾下狱,她对谢渊的恨意早已深种,却也知“师出无名”

难成大事。

石崇冷笑一声,从案下抽出一卷布防图,是镇刑司密探科画的京营布防:“放心,某已令密探科吏员盯紧京营——秦云(京营副将,字飞虎)的前营兵明日辰时换防,交接需两刻钟,咱们就趁这间隙动手。

死囚只许杀守军,不许动内库,赵某若管不住,某就先斩了他!”

他手指点在“正阳门暗门”

的标记上,“徐大人,那暗门的钥匙,你可拿到了?”

徐靖闻言,从腰间解下一串铜钥,其中一枚刻着“正阳门内库”

的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