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联名疏上意拳拳却遇君心隔万山(2 / 5)

加入书签

词,眉头紧锁。

“太保,周显被降职后仍不死心,派亲信伪造内侍供词,还买通旧党成员作伪证,意图构陷您‘结连故君’。”

玄夜卫北司指挥使秦飞指着供词上的破绽,“您看这‘复位’二字,笔迹与旧党成员平日所写截然不同,显然是他人代笔。”

谢渊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窗外——远处的宫墙下,几名小吏正张贴告示,围看的百姓却在低声议论“南宫寒困”

“太保求奉迎”

他拿起一份急报,是济南府递来的:“千名生员跪请奉迎,若陛下不允,恐有罢考之举。”

“民心可用,却也可畏。”

谢渊沉声道,“李嵩定会借‘生员请愿’诬我‘煽动民乱’,需早做防备。

秦飞,你即刻派人保护那些生员,避免被李嵩的人利用;另外,文勘房要加快比对伪供词,找出确凿证据,揭穿周显的阴谋。”

秦飞领命而去,谢渊独自站在衙署的窗前,望着御书房的方向。

他知道,萧栎心中的猜忌是最大的障碍,而李嵩的谗言如毒藤,正缠绕着这份猜忌疯长。

他摸了摸怀中的联名疏副本,上面的签名仿佛有了温度——那是十六路巡抚的信任,是天下百姓的期盼,他不能让这份期盼落空。

次日清晨,内阁议事的钟声在皇城响起。

谢渊身着绯色官袍,手持证据,大步走入内阁衙署。

李嵩早已等候在那里,身边站着吏部侍郎张文、诏狱署提督徐靖,三人神色倨傲,显然早有准备。

“谢太保,”

李嵩率先开口,“南宫内侍与旧党往来的证据确凿,奉迎之事恐会危及国本,还请太保三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证据?”

谢渊冷笑一声,递上文勘房的比对报告,“这份供词乃是周显亲信伪造,笔迹破绽百出,人证已被拿下,李尚书还要狡辩吗?”

阁臣们传阅着报告,面露惊色。

内阁学士王伦道:“李尚书仅凭伪证便阻奉迎,未免不妥;十六路巡抚联名,民心所向,当允。”

“不妥!”

李嵩急声道,“即便供词是伪,故君在侧终是隐患!

若藩王效仿‘奉迎’,陛下如何自处?臣请陛下‘暂缓再议’,待查清旧党余孽再做决定!”

张文、徐靖立刻附和:“臣等附议!”

谢渊上前一步,声音铿锵:“太祖神武皇帝说‘民心即天命’,今士民请愿、巡抚联名,此乃天命所归!

李尚书借‘暂缓’拖延,实则是怕太上皇还宫后揭露你的贪腐之举!

陛下若驳回,便是违逆天命,失却民心!”

萧栎坐在主位,脸色阴沉。

他望着谢渊的赤诚,又看了看李嵩身后的文官集团,心中的天平渐渐倾斜——他不能失去文官集团的支持,更不能冒“权位不保”

的风险。

良久,他终于开口:“朕意已决,奉迎之事,暂缓再议!”

“陛下!”

谢渊还想争辩,太监总管已捧着诏书走上前来,尖细的声音在衙署内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奉迎太上皇一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暂缓再议。

各级官员不得再妄议此事,违者重罚!

钦此!”

谢渊接过诏书,绫罗的边缘冰凉刺骨。

他攥紧诏书,指节因用力而青筋暴起,连指甲都嵌进了掌心。

眼前闪过那些巡抚的奏词、生员的请愿、玄夜卫的证据,还有自己连日来的奔波——整肃玄夜卫、收集伪证破绽、联络各地巡抚,千般心血,竟只换来了“暂缓再议”

四个字。

李嵩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