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淮水停鞍非惧战勤王兵起向幽燕(4 / 7)
刻在淮河渡口加固营防,派士兵守住渡口两侧的高地,防止瓦剌兵南下;同时派密使前往宣府卫,告知秦指挥使我们的部署,让他安心集结兵力。”
营中士兵得知决定后,士气重新高涨起来。
士兵们开始加固营寨,有的搬运石头搭建防御工事,有的擦拭兵器准备战斗,有的则在营中操练,喊杀声震天动地。
被押在囚车中的钱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悔恨——他为了一己私利,险些误了国家大事,如今再想悔改,却已无机会。
孙弘则面如死灰,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军法的严惩。
淮河渡口的营防渐渐加固完成,营寨外挖了三道壕沟,沟中灌满了淮河的浊水;营寨两侧的高地上,士兵们搭建了箭楼,手中的弓箭随时对准渡口方向;营寨内,玄夜卫士兵巡逻穿梭,警惕地盯着每一个进出营寨的人。
赵楷骑着马,巡视着营防,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心中稍安——虽然京师已破,却仍有这么多忠勇的士兵愿意坚守,愿意为收复京师而战,这便是大吴的希望。
一名玄夜卫探兵策马赶来,翻身下马,躬身道:“侍郎大人,瓦剌兵派了使者来,说要见您,就在营寨外。”
赵楷皱眉:“瓦剌使者来做什么?吴指挥使,你随我去见他,注意防备,防止有诈。”
吴炳点头,与赵楷一同来到营寨外——瓦剌使者身着皮袍,身后跟着两名亲兵,手中拿着一封书信,态度傲慢:“南京的小官,我家太师有令,若你们肯退回南京,交出江南的粮饷,太师便饶你们不死;若敢抵抗,等太师平定了北方,便率军南下,踏平南京!”
赵楷冷笑一声:“回去告诉你们太师,我大吴将士,岂会惧你蛮夷?淮河是我大吴的土地,你们若敢南下,定让你们有来无回!”
他令士兵将瓦剌使者赶走,对吴炳道:“瓦剌派使者来,定是想试探我们的虚实,我们更要守住淮河,不能让他们看出我们的虚弱。
另外,派密探密切关注瓦剌兵的动向,若他们有南下的迹象,立刻禀报。”
吴炳躬身应道:“属下遵令!”
营寨内,几名被俘虏的瓦剌细作正在接受审讯。
细作供认,瓦剌在京师的兵力约有五万,其中两万是瓦剌精锐,三万是投降的大吴士兵;瓦剌太师也先正准备派人去江南招降,若招降不成,便率军南下。
赵楷得知后,对将领们道:“瓦剌虽有南下之意,却也忌惮我们的勤王兵,只要我们守住淮河,他们便不敢轻易南下。
我们要趁这几日,抓紧操练士兵,补充粮饷,为后续北上做准备。”
傍晚时分,江南卫所的粮船终于抵达淮河渡口,粮饷源源不断地运入营寨。
士兵们看到粮饷,士气更加高涨,有的士兵甚至唱起了军歌,歌声在淮河上空回荡。
赵楷站在营寨的高台上,望着远处的淮河浊浪,心中暗忖:“陛下,谢太保,你们放心,臣定会守住淮河,等宣府卫的兵力集结完毕,便率军北上,收复京师,救出陛下,为你们报仇雪恨!”
子夜时分,营寨内的士兵大多已入睡,只有巡逻的士兵仍在警惕地盯着四周。
赵楷坐在帐篷内,手中拿着秦飞的密信,反复查看——密信中说,宣府卫的兵力已集结完毕,李默副总兵率一万兵力驻守宣府卫,防止瓦剌兵北上;秦飞、张启则率两万兵力,准备从宣府卫南下,与南京勤王兵夹击瓦剌兵。
赵楷拿起笔,在舆图上标注出两军的汇合地点,心中充满了期待。
吴炳走进帐篷,手中拿着一份情报:“侍郎大人,玄夜卫南司的密探传回消息,李嵩、徐靖在京师得知我们守住淮河后,已派人去漠北向也先请兵,请求也先派更多兵力南下,消灭我们的勤王兵。
另外,南京理刑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