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纵然骨冷饥肠断不折君王一寸心(6 / 7)
谢渊看着秦飞,摇头道:“秦指挥使,你的伤势需要静养,若强行回京,只会加重伤势。
不如你留在宣府卫侧营,待伤势好转后再回京。
臣已安排好了,会有玄夜卫士兵保护你,你放心。”
秦飞还想争辩,萧桓却道:“秦爱卿,就听谢爱卿的安排吧。
你安心养伤,回京后,朕还需要你协助谢爱卿肃清内奸。”
秦飞见皇帝与太保都这么说,只能点头:“臣遵旨!”
中军帐外,士兵们正在收拾行装,准备回京。
萧桓走出帐外,看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
此次被俘,让他明白了许多道理——江山并非一人之江山,而是千万将士与百姓之江山;忠良并非口头上的奉承,而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
他望着京师的方向,心中暗忖:“朕回来了,带着忠良的期盼,带着肃奸的决心,定要还大吴一个清明的朝堂!”
回京的队伍出前,萧桓特意去军医营看望秦飞。
秦飞靠在病榻上,看到萧桓进来,想要起身,却被萧桓按住:“秦爱卿,不必多礼,安心养伤。”
萧桓坐在病榻边,从怀中摸出一块玉佩——那是永熙帝赐给萧桓的,据说能保平安。
“这块玉佩,你拿着,”
萧桓将玉佩递给秦飞,“就当是朕给你的念想,待你伤好回京,朕再为你庆功。”
秦飞接过玉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臣谢陛下恩典!
臣定早日养好伤,回京协助陛下与太保肃清内奸!”
谢渊站在营门口,看着萧桓与秦飞道别,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有皇帝的信任,有秦飞的忠勇,有岳谦、马昂的协助,肃清内奸、抵御瓦剌的目标定能实现。
守将走到谢渊身边,躬身道:“太保,队伍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
谢渊点头:“好,出!”
队伍缓缓离开宣府卫侧营,萧桓坐在马车上,掀开车帘,回头望着侧营的方向——秦飞正站在营门口,朝着队伍的方向挥手。
萧桓也挥手道别,心中暗忖:“秦爱卿,待朕回京,定不会让你失望。”
马车渐渐远去,侧营的影子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视野中。
回京的路上,玄夜卫哨探不断传来消息:“太保,前方十里处现石崇的伏兵,已被我们清除!”
“太保,京师外围一切正常,岳将军与马尚书已在城门等候!”
谢渊将消息一一告知萧桓,萧桓心中的石头渐渐落下。
他知道,在谢渊与忠良将士的保护下,自己定能安全回京,开启肃清内奸、整顿朝纲的新篇章。
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抵达京师城门。
岳谦与马昂率朝臣们早已在城门等候,见到萧桓的马车,纷纷跪拜:“臣等参见陛下!
陛下平安归来,实乃大吴之幸!”
萧桓走下马车,扶起岳谦与马昂,道:“朕能平安归来,多亏了谢爱卿、岳将军、马尚书与各位将士的努力。
回京后,要之事便是肃清内奸,追封战死的忠勇将士,再议抵御瓦剌之策。”
朝臣们齐声应和,簇拥着萧桓,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大吴的江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
卷尾语
大吴帝囚拒降之夜,萧桓困于瓦剌帐中三时辰,遭也先威逼利诱,却始终坚守气节,碎降书、斥逆贼,更借博弈窥得内奸通敌之秘;谢渊则趁隙破营救秦飞,逼退也先,护帝暂脱危局。
此夜之拒降,非仅帝节之彰显,更显大吴忠良之凝聚——秦飞宁死不降,谢渊舍命救驾,岳谦马昂暗布防,皆为护社稷、保君安。
然内奸未除(徐靖未擒、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