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甲胄犹存巷战痕咳血仍登太庙门(2 / 6)

加入书签

>

谢渊冷笑一声:“拥兵自重?某的兵,是守家国的兵,不是谋私利的兵!

他李嵩倒是想拥兵,可惜心术不正,只会勾结内奸、私扣粮饷!”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轻叩声,秦飞带着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从三品)走了进来,两人身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

“太保,”

秦飞躬身行礼,将一份供词和一本账册放在案上,“这是今日擒获的瓦剌细作供词,还有陈侍郎(陈忠)送来的粮账,您看看。”

谢渊接过供词,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虽潦草,却字字刺目——细作供认,李嵩曾私下见瓦剌使者,许以“若议和成功,割二卫后,荐李嵩为大吴太宰,掌朝政”

;王瑾则收了瓦剌黄金五十两,承诺“在太庙朝会上,以‘礼制’为由,劝帝议和”

张启补充道:“太保,文勘房已核验供词上的手印,与李嵩、王瑾在吏部、礼部存档的手印一致;这本粮账是陈侍郎从通州仓搜出的,上面写着‘边军粮万石,转卖张记粮行,得银五百两,归李嵩府’,日期就在瓦剌遣使前五日——李嵩这是想把边军的粮饷,充作议和的黄金!”

谢渊握紧供词,指腹因用力而泛白,胸口又一阵剧痛,忍不住又咳了起来,帕子上的血点更多了。

“这些奸贼……”

他咬牙道,“国难当头,不想着保家卫国,反而勾结胡贼,私扣粮饷,谋夺相位,简直是猪狗不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飞看着谢渊的模样,心里满是担忧:“太保,您的身体……明日朝会,要不要属下替您陈诉证据?”

谢渊摇头,眼神坚定:“不行,某必须亲自去!

某要当着先帝的灵位,当着百官的面,揭穿这些奸贼的真面目,告诉他们,议和就是亡国,割地就是辱祖!”

他让人取来那把巷战卷刃的镇国剑,放在案上,“明日,某就带着这把剑去太庙,剑在,某在;剑亡,某亡!”

与此同时,李嵩的府第里,灯火通明。

吏部侍郎张文(正三品)、礼部尚书王瑾、诏狱署提督徐靖正围坐在案前,桌上摆着丰盛的酒菜,却没人有心思吃。

李嵩拿着一杯酒,却没往嘴边送,眼神阴狠:“明日太庙朝会,你们都要跟着某主和,就说‘国库空虚,士卒疲惫,不议和则京师危’,只要帝松口,割了二卫,瓦剌就会保某做太宰,到时候,你们个个都有好处!”

张文点头哈腰:“尚书放心,属下已串联了十五名官员,明日定帮您说话。

只是……谢渊那厮要是反对,怎么办?”

李嵩冷笑:“他反对也没用!

某已让人散布谣言,说他‘拥兵自重,拒和是为了夺权’,再让徐提督拖延核验通敌的罪证,只要朝会上没人拿出证据,帝定会信某的话!”

徐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尚书放心,诏狱里的细作,某已让人看住了,绝不让他们开口;秦飞那边,某也派了人盯着,他要是想带证据去太庙,某就……”

他做了个“杀”

的手势。

王瑾却有些犹豫:“要是谢渊真带了证据,怎么办?”

李嵩拍案:“怕什么?他刚打完巷战,重伤在身,说不定明日都来不了!

就算来了,百官也多是怕事的,谁会帮他?”

太庙的晨雾还未散去,青石板路上就传来官员们的脚步声。

正一品的李东阳(内阁辅)走在最前,他穿着绣着仙鹤的官袍,手里拿着玉笏,神色凝重——昨日萧桓召他议事时,他就察觉李嵩、王瑾不对劲,却没找到证据,只能暗自祈祷谢渊能撑住。

官员们按品级分列:正一品官列前,从一品次之,正二品、从二品……依次排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