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o章 朝堂犹辩和与战关塞已闻胡马嘶(4 / 5)
大吴的兵,命贱,但骨头硬!
"
有个十七岁的新兵突然哭出声,他爹是独石口的驿卒,今早的血书里说"
全家殉难"
。
王三走过去,用断矛的木柄拍他的背:"
想哭就哭,哭完了,就把你爹的命,记在瓦剌的账上。
"
新兵突然咬碎牙,从箭囊里抽出三支箭,箭杆上刻着"
父仇"
二字。
暮色降临时,瓦剌的第一波进攻开始了。
投石机砸在城砖上,震得城楼的梁木咯吱作响。
王三看见关外的雪地里,有面黑旗绣着狼头——那是当年悬过岳峰级的旗。
他突然摘下头盔,露出额上的"
吴"
字刺青,对着城下吼:"
岳将军,你看清楚了,这些杂碎又来了!
"
守卒们跟着吼起来,吼声压过了投石机的轰鸣。
王三的断矛捅穿一个爬上城头的瓦剌兵,矛尖带出的血溅在"
吴"
字旗上,红得像狼山的火。
他突然想起谢渊的话:"
守关不是为了皇帝,是为了让阳和口的新麦,能平安磨成面。
"
赵世涛的党羽、吏部侍郎刘敬突然出列,袍角扫过铜炉,火星燎了个洞:"
陛下,谢渊拥兵大同,若令其驰援居庸,恐生变数"
话未说完,周显已将一叠塘报摔在他面前,每张都盖着玄夜卫的骑缝印:"
刘侍郎上个月给独石口送的御寒衣,里子全是烂棉,士兵冻僵时,棉絮里掉出的布条写着你的名!
"
萧桓突然起身,龙袍的下摆扫过案上的血书,纸页翻飞如蝶。
"
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削赵世涛、刘敬籍,押赴居庸关军前正法;谢渊为北境总兵官,节制九边兵马;玄夜卫接管镇刑司旧地,凡边军粮饷,一日一报,迟者斩!
"
阶下的镇刑司旧吏们面如死灰,有个小吏突然瘫倒,怀里滚出半块瓦剌奶酪——那是他今早从赵世涛府中偷的。
周显的剑鞘在他头顶停下,寒光映着小吏惨白的脸:"
带下去,让他看看居庸关的雪,是怎么被血染成红的。
"
王三靠在城楼的箭垛上,断矛插在脚边,矛尖的血冻成了冰。
他摸出怀里的麦饼,是张老栓托人带来的,饼里夹着新麦的碎粒。
远处传来瓦剌营的胡笳声,呜咽得像哭丧。
他突然对着大同的方向举杯——杯里是雪水,却像那年岳将军分给他的米酒一样烈。
"
岳将军,"
他的声音混着风雪,"
王二烧了狼山的粮,我守着居庸的关,谢将军就要带大军来了你看,咱们没让你白死。
"
箭垛的砖缝里,他塞进半块麦饼,就像当年在阳和口,岳峰塞给他半个窝头那样。
雪落在"
吴"
字旗上,很快积成薄薄一层白,却盖不住那刺目的红。
王三知道,明天的厮杀会更烈,但只要这面旗还在,居庸关就不会破——就像岳峰说的,"
吴"
字在,根就在。
片尾
王三躺在城楼的草堆上,断矛还攥在手里,矛尖指着关外的瓦剌营。
他的胸口插着三支箭,却笑得很酣,怀里的麦饼咬了一半,饼屑粘在胡须上,像撒了把新麦。
谢渊用玄夜卫的披风裹住他,披风上的"
卫"
字与王三额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