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虎符分破夜沉沉一诏惊传塞北心(6 / 6)
因私阻援兵,削太子太师衔,罚俸三年,其党羽张彪等论罪流放。
谢渊所拟《兵符新制》,后载入《德佑会典》,边镇调之权,始归中枢与风宪司共掌,终德佑一朝,未再有无符调兵之事。
"
卷尾
《大吴史?论》曰:"
兵符之制,本为防乱,非为疑忠。
德佑三十三年收符之事,可见君权与将权之博弈。
萧桓之犹豫,非不信岳峰,实畏权臣借兵权生乱;李嵩之构陷,非真疑岳峰通敌,乃欲夺边镇之权归己。
谢渊与李嵩之辩,看似朝堂口角,实则公理与私利之争。
谢渊持《军卫法》斥奸佞,李嵩借防微杜渐掩私心,二人对骂于殿上,足见当时吏治之弊——忠良需以血自证,奸佞可假公济私。
岳峰之可贵,在其知符可失而心不可失,愿舍兵权以换援兵,此非怯懦,乃识大体也。
后世论者谓德佑朝有惊无险,赖三贤之力:岳峰之忠,谢渊之直,沈炼之勇,缺一不可。
然兵符分合之间,已露君疑将则将疑君之兆,终为后世边患埋下伏笔——此非一人之过,乃制度之弊也。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