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谁把军名册中字磨成刀笔问忠邪(5 / 6)

加入书签

临终前的话:"

三法司是国之权衡,若权衡被人动了手脚,江山就会倾斜。

"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雪,"

传旨,让李嵩、张懋明日到文华殿对质。

"

当夜,镇刑司的火光照亮了半个京师。

李德全指挥缇骑焚烧粮商账册,火星溅在"

阳和卫"

三字上,将纸页烧成蜷曲的黑蝶。

突然有人喊"

玄夜卫来了"

,他慌忙将半截账册塞进炭盆,却被沈峰一箭射穿手腕,箭杆上刻着"

都察院监"

的小字。

九、玉带为证

文华殿对质那日,谢渊捧着块玉带碎片跪在丹墀下。

"

此乃从英国公府马夫处查获,"

他举起碎片,上面的蟠螭纹缺了一角,"

与阳和卫粮库梁上的玉带残片严丝合缝。

李公公去年腊月曾戴着同款玉带赴宴,席间说新得张尚书所赠好物。

"

李嵩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张懋却突然大笑:"

谢大人竟用市井之物污蔑大臣!

陛下可查《内库档》,此玉带乃元兴帝赐给英国公府,怎会出现在粮库?"

谢渊突然转向萧桓:"

陛下,可查司钥库去年腊月的玉带修缮记录,李德全曾支银五百两,说是补缀蟠螭纹。

"

李德全瘫在地上,髻散了半边:"

是是张尚书让老奴收的,他说说用粮饷抵玉带钱"

话未说完就被李嵩打断:"

阉奴血口喷人!

陛下明鉴!

"

萧桓望着案上的密信、玉带、账册,突然将朱笔掷在地上:"

查!

司钥库、英国公府、户部粮库,一处也不许漏!

"

十、会审终章

三法司最终会审定谳那日,都察院的铜钟敲了十二下。

刑部拟判:张懋"

监守自盗"

,论斩;李嵩"

通同作弊"

,革职抄家;李德全"

干预司法"

,杖毙。

谢渊却在奏本后添了句:"

边军粮饷亏空仍欠八万石,内库现存银一百二十万两,可暂支补垫。

"

萧桓朱批"

准"

字时,笔尖在纸上停顿三次。

最终诏书传下:张懋改判流放岭南,李嵩降为南京户部侍郎,李德全罚俸三年。

谢渊望着诏书,忽然想起阳和卫老兵的话:"

将军的骨头冻成冰坨,也没等来朝廷的粮。

"

三日后,岳峰在宁武关收到补的粮饷,其中三成是灌铅的假银。

他将假银熔铸成碑,刻上"

饷银"

二字,立在关城之下。

风雪掠过碑面,似有无数亡魂在低语。

片尾

《大吴史?刑法志》载:"

德佑三十二年秋,三法司会勘边军粮饷亏空案,论罪者二十三人,然恶张懋、李嵩皆从轻落。

时人谓法不责贵,自古皆然。

是岁冬,户部再奏内库银不足,请加征边地赋税。

岳峰在宁武关杀驿使,焚诏书,曰宁抗旨死,不刮民骨。

萧桓终未追责,唯令暂缓加征。

"

卷尾

《大吴史?论》曰:"

粮饷亏空一案,非独张懋、李嵩之罪,实系制度之弊。

三法司虽有会勘之名,然镇刑司掣肘于内,勋贵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