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谁把军名册中字磨成刀笔问忠邪(1 / 6)
卷
《大吴史?刑法志》载:"
德佑中,三法司会勘边军粮饷案,岳峰劾户部亏空,词连勋贵。
帝心疑,密召镇刑司指挥李德全问边将旧部事,语在《起居注》。
时朝论汹汹,谓会勘非为查弊,实乃衡兵权。
"
紫宸殿深烛影斜,密语帘前透玉阶。
谁把军名册中字,磨成刀笔问忠邪。
一、暖阁夜召
三更的梆子刚敲过,镇刑司的鎏金令牌在宫道上划出细碎的响。
李德全踩着雪水进暖阁时,见萧桓正对着一幅《边镇图》怔,烛火在宣纸上投下他佝偻的影子,倒比案头的铜鹤更显孤寂。
"
奴才李德全,叩见陛下。
"
他跪下时特意让袍角扫过地面的炭灰,露出里面簇新的锦缎衬里——这是昨日张懋刚送的"
岁贡"
,据说一匹料子能抵边军一月饷。
萧桓没回头,指尖在"
宁武关"
三个字上重重一点,墨迹被戳得毛:"
岳峰在三法司堂上,说户部欠边军粮饷十七万石,你怎么看?"
李德全的指甲在袖中掐出红痕,声音却软得像棉絮:"
陛下圣明,岳都督守边辛苦,许是记错了数目。
户部的账册奴才看过,每笔支出都有司礼监批文,断断不会"
"
朕问的是他的人。
"
萧桓突然转身,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烛火下晃得人眼晕,"
那些跟着他从偏关出来的旧部,周诚、沈峰一个个都成了气候,玄夜卫的缇骑里,竟有半数认他这个都督,不认朕的令牌。
"
李德全的头埋得更低,额角几乎触到金砖:"
陛下容禀,岳峰旧部多是边地粗人,只知有将不知有君。
去年阳和卫陷落,周诚竟私放北元降兵,说是留着换粮,这不明摆着把军令当儿戏?"
他忽然抬眼,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精光,"
还有沈峰,前几日查通政司扣报案,竟敢私藏王敬的供词,奴才怀疑"
"
怀疑什么?"
萧桓的手指在御案上敲出闷响,案上的《边军名册》被震得簌簌落页。
"
怀疑他们结党。
"
李德全的声音压得像耳语,"
奴才查到,岳峰每月都给旧部家中送银,名义上是抚恤,实则"
他故意顿住,看着萧桓的脸色由青转白,"
实则比朝廷的月例还多三成。
"
二、名册背后
萧桓猛地翻开名册,第一页就是周诚的名字,籍贯"
大同卫"
三个字被朱砂圈着——那是永熙帝当年亲批的"
忠勇之家"
。
"
周诚的父亲,是永乐年间跟着元兴帝扫北的百户,"
他的指尖抚过纸页上的刀痕,那是岳峰当年亲手刻下的战功记录,"
你说他不可靠?"
李德全从袖中掏出一卷纸,借着烛火展开,上面是镇刑司缇骑画的素描:周诚在宁武关与北元降兵私语,手里的酒囊上印着北元的狼图腾。
"
陛下您看,"
他用指甲戳着画中人的脸,"
这酒囊是元兴年间的贡品,早就不入边军了,不是私通敌营,哪来的这物件?"
萧桓的呼吸忽然粗重起来,他想起上月谢渊递的奏折,说周诚率三百人夺回阳和卫半壁城,手臂被箭射穿仍死战不退。
"
画是死的,人是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