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隔帘犹听笙歌沸坐看孤军骨积山(2 / 5)
往下掉。
"
岳都督要五千人?"
杨铭的声音透过冰冷的空气传出去,带着些微的慵懒。
他侧头瞥了眼将台上的沙漏,细沙正慢悠悠地从窄口漏下,在底舱积成小小的沙丘。
"
蓟州兵戍守京东七卫,干系重大,怎好轻动?"
他忽然提高声调,披风猛地甩开,露出里面绣着金线的罩甲,"
最多给三千,多一个也没有!
"
队列里传来压抑的咳嗽声,一个年轻士兵没忍住打了个寒颤,枪杆"
哐当"
砸在冰面上。
杨铭的目光立刻扫过去,那士兵慌忙抱枪跪下,膝盖撞在冰上的声响在空旷的演武场格外清晰。
"
军容不整,"
杨铭冷笑,"
这样的兵,岳都督要去也是送死。
"
先锋官秦岳站在队列前排,甲胄上的冰碴随着呼吸起伏簌簌掉落。
他盯着杨铭腰间的玉佩——那是块和田暖玉,在这样的寒天里竟透着温气,与镇刑司李德全常佩的那块样式无二。
待杨铭转身回帐的片刻,秦岳装作整理盔甲,快步凑近信使,将一张揉皱的麻纸塞进对方靴筒。
"
路上拆开。
"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风雪里。
信使策马出蓟州城时,才借着避风的山坳拆开麻纸。
纸上的字迹潦草,墨色深浅不一,显是在急切中写就:"
杨总兵昨夜接镇刑司密函,火漆印是镇刑司行,亲见他与来使在帐中密谈半宿,只听得桑干河谷可通粮草备在孤山堡两句。
"
纸背用炭笔描着个歪歪扭扭的狼头,狼眼处特意点了两点重墨,秦岳在边地戍守十余年,认得这是北元探子互通消息时用的暗号,意为"
前路有诈,避"
。
岳峰收到字条时,三千蓟州兵刚过玉田县。
他将麻纸按在舆图上,指尖划过孤山堡的位置——那里在三年前的大地震中塌了半座山,堡墙早被落石压成了废墟,去年秋巡时他亲眼见过,断壁残垣间连棵像样的树都没有,哪来的粮草?帐外的风卷着雪扑在窗纸上,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阳和卫陷落时的哭嚎。
"
都督,玄夜卫缇骑回来了。
"
周诚掀帘而入,带进一股寒气,他身后的缇骑盔甲上结着冰壳,进门时冰碴蹭在门框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
桑干河谷两侧的山崖有异样,"
缇骑单膝跪地,从怀中掏出块用油布包着的泥土,"
崖壁上有新鲜的凿痕,边缘的冰碴还没冻实,像是昨夜才动过手脚。
"
岳峰捏起那块泥土,冻土块里混着细碎的石屑,凑近鼻尖能闻到淡淡的火药味——那是用来松动岩石的"
轰天雷"
残留的气息。
他猛地将舆图拍在案上,孤山堡与桑干河谷的位置被指节戳出个破洞:"
他们是要让这三千人活活困死在河谷里!
"
风雪声更急了,仿佛已能听见远方山崖崩塌的轰鸣。
京师的风宪司衙署里,谢渊正对着蓟州镇的粮饷账册犯愁。
账上记着"
正月拨大同卫粮草千石"
,领粮人却签着"
阳和卫王忠"
——那时阳和卫早已陷落,王忠战死半月有余。
"
这是移花接木,"
谢渊用朱笔圈出账册上的"
镇刑司监"
印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