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o章 莫言身死名湮灭自有丹心照史功(1 / 5)

加入书签

《大吴会典?玄夜卫规制》载:“暗哨掌隐秘监视,需身藏不露,观奸佞动向,录不法言行,遇急则以暗号传讯,虽死不得泄机密。

传讯之法有三:烟火为号,暗号为记,密信为凭,皆需加密,以防截获。

凡暗哨殉职,必追赠忠勇,厚恤其家,以励士气。”

寒巷孤身探鬼踪,秋灯一点照奸容。

刀光闪过忠魂断,血字传书意未穷。

地窖深藏军府秘,残笺犹记腐贪踪。

莫言身死名湮灭,自有丹心照史功。

德佑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七,秋夜的寒风卷着冷雨,像无数细针斜斜扎下,打在镇刑司后巷的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又顺着石板的纹路汇成小股水流,“哗哗”

地淌向巷尾的阴沟。

巷口的老槐树被风吹得“呜呜”

作响,枯黄的叶子打着旋儿落下,粘在积水中,被往来的脚步碾得稀烂。

玄夜卫暗哨赵七缩在墙角的阴影里,后背紧紧贴着冰冷的砖墙,墙缝里渗着寒气,冻得他骨头生疼。

他身披的玄色披风早已被雨水浸透,泥水顺着帽檐滴落,在胸前晕开深色的痕迹。

帽檐压得极低,几乎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透过雨幕死死盯着巷口那盏摇晃的灯笼——昏黄的光晕在雨里散开,照亮了王林心腹太监刘成佝偻的身影。

刘成手里提着个沉重的樟木箱,箱子边角包着铜皮,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油纸缝隙里隐约露出“军备”

二字的朱砂痕迹。

他站在巷口频频张望,手指紧张地摩挲着箱锁,喉结上下滚动,显然在等人。

赵七的指尖轻轻按在腰间的短刀上,刀柄缠着防滑的麻绳,早已被他的手心汗浸湿。

这已是他潜伏的第三个夜晚。

自从王林扣压南疆急报的事被谢渊呈给陛下,镇刑司的气氛就愈诡异,后门的守卫添了一倍,夜里常传出搬东西的动静。

刘成更是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每天深夜都要带着不同的箱子往后门跑,前两晚送的是账册和银锭,今晚这口箱子格外沉,赵七隐约听见金属碰撞的轻响,心头早已警铃大作。

“沈指挥使叮嘱过,刘成是王林的左膀右臂,他转移的定是要命的东西。”

赵七在心里默念,调整着呼吸让心跳平稳,目光扫过巷尾的更夫——那是玄夜卫的暗线,约定好三更后若有异动就用梆子传信。

雨水顺着脖颈钻进衣领,冷得他打了个寒颤,却浑然不觉,只因全部心神都系在那口木箱上。

三更梆子刚敲过,“咚——咚——咚”

的闷响在雨幕中传开,巷口忽然闪过几个黑影。

他们脚踩软底靴,落地无声,动作迅捷如狸猫,腰间佩着的短刀在灯光下泛着寒光,刀鞘上的蛇纹标记狰狞可怖——是镇刑司的“缇骑”

,王林豢养的私人护卫,专干脏活的死士。

刘成见他们来了,像是松了口气,却又立刻紧张地压低声音:“快!

这箱子送进地窖第三间,最里面那排架子,记着贴‘军械账册’的封条,千万别让人现。”

他说话时牙齿打颤,眼角的余光不住瞟向四周,生怕被人听见。

为的缇骑接过樟木箱,入手沉得惊人,箱底铜轮在石板上碾出轻微的声响。

他指尖扣住箱沿的铜环,掂了掂重量,指腹触到油纸下坚硬的棱角,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声音像淬了冰:“督主说了,今晚清场,凡是巷子周围的活口,无论是乞丐还是更夫,一个不留。”

话音未落,他忽然侧耳细听,目光如鹰隼般穿透雨幕,死死锁定赵七藏身的墙角,“那边有动静!”

赵七心头猛地一紧,后颈的汗毛瞬间竖起——是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