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7章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1 / 6)
卷
《大吴会典?职官篇》载:"
镇刑司掌缉捕、刑狱,直属于帝,权柄甚重,若失监管,易成私器。
"
德佑十九年冬,镇刑司指挥赵显的府邸燃起搜查的火把,照亮了隐藏在暗处的兵变阴谋。
当名录上的京营将领、血书上的"
代王未死"
与狼山的盐引形成闭环,这场由镇刑司主导的黑暗交易,终将在谢渊的追查与朝堂的洗牌中,迎来暴露在阳光之下的时刻——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于律法的天平之上。
"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
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
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
是故养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
镇刑司指挥赵显被缇骑按在地上时,右手仍死死攥着那枚鎏金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连指甲都嵌进了令牌的纹路里。
火把的光掠过令牌表面,飞鹰纹第三趾的缺角格外刺眼——那缺角边缘有细微的磨损,与王林案中伪币上的飞鹰纹缺角磨损程度完全一致,显然出自同一模具。
缇骑踹开他府中密室的紫檀门,"
哐当"
一声震落门楣的积灰,檀香混着陈年霉味扑面而来,柜中码放的卷宗大多蒙着灰,唯独最上层一卷用红绸裹着的册子,红绸崭新得像是刚换上的。
谢渊示意玄夜卫取来白手套,指尖触到手套的瞬间,目光已锁定那卷红绸。
解开绸带的刹那,他瞳孔微缩:册子的麻纸边缘泛着黄褐色,装订线用的是涿州卤砂——这种卤砂遇水会渗出暗红色,是代王旧部传递密信的独门手法,三年前查王林案时,他在伪币夹层里见过同样的卤砂痕迹。
更惊人的是每页天头嵌着的极细飞鹰银线,在火把下泛着冷光,银线的锻造工艺带着明显的代王府印记——银线表面有菱形暗纹,这是当年代王银匠的独门手艺,王林案的密约上也有一模一样的纹路。
"
五虎余党名录"
六个篆字用朱砂书写,墨迹沉郁,谢渊逐行翻看,手指在第三行停住:京营副将李彪、神机营参将张敖、玄夜卫千户吴成。
这三个名字像惊雷炸在他心头——李彪掌京营东门防务,张敖管神机营的火药库,吴成则负责皇宫外围巡逻,三人若同时反水,冬至大朝时皇宫将如不设防的空城。
"
谢大人快看这里,"
林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紧张,他指着名录"
密谋事项"
栏的蝇头小楷,笔尖轻触纸面,"
写的是谢渊述职日,以清君侧为名兵变,控制东华门、西华门,逼陛下下旨诛谢渊以谢天下。
"
旁注的日期用朱笔圈着"
冬至"
,墨迹边缘还留着未干的晕染——显然是近日才补注的。
玄夜卫在柜底暗格搜出的调兵符半成品,铜符上的虎纹缺了右耳,缺角的弧度与赵显令牌的飞鹰纹缺角严丝合缝,仿佛两块拼图在昭示同一场阴谋。
"
这三人都是代王旧部的根,"
林缚翻到名录后附的"
家世注"
,指尖划过墨迹,"
李彪的父亲原是代王护军校尉,靖难时为护代王战死;张敖的祖父曾任代王府长史,因私铸伪币被永熙帝抄家,他一直怀恨在心。
"
名录末页的"
军械补给"
栏,用与周显账册同款的墨汁记着:"
狼山商栈提盐引三千,换瓦剌弯刀百柄、火药五十斤,由周先生调度交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