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o章 长城今自固不是旧关津(4 / 5)
。
"
他转身离去时,听到范瑾在身后说:"
我要让儿子看看,以前的生意是怎么做的,以后该怎么做。
"
梆子声在空荡的马市回荡,与长城上的更鼓声遥相呼应,像在为新制守夜。
玄夜卫的密探回报,飞鹰厂的余党在漠北聚集,为的是王林的旧部赵三。
他们在黑市上高价收购旧盐引,却始终找不到买家——新制推行后,旧盐引早已成了废纸。
谢渊在《边情札记》中写道:"
物理之防易,人心之防难,残党虽弱,其心未死。
"
林锐在长城增设了三座了望塔,塔上的士兵配备了"
千里镜"
,这是元兴年间传下来的西洋物件,此刻正监视着瓦剌的营地。
"
他们的战马比去年少了三成,"
士兵的报告里写着,"
听说有个部落想私下与我们交易,被瓦剌可汗严惩了。
"
李谦在《大同府志》上添了一笔:"
德佑十八年秋,无大规模冲突,小股骚扰七起,皆被玄夜卫击退。
"
他特意注明,击退的依据是《边卫律》,而非过去的"
安抚"
——这意味着应对边患的方式,也纳入了法治轨道。
吏部的考核册送到大同,大同卫指挥佥事孙彪因"
收受马商谢礼一匹"
被记大过。
按《官员考核新制》,这将影响他的升迁。
孙彪的儿子跑到生祠哭闹,说父亲只是"
收了匹老马"
,却被周桐拦下:"
新制不是儿戏,一匹马事小,坏了规矩事大。
"
谢渊得知后,只让人送去一本《风宪要略》,在"
防微杜渐"
篇批注:"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孙彪收到后,第二天就将马送还,并在《自省录》上写下"
终身不敢忘"
——这正是谢渊想要的效果,让敬畏之心长驻官员心头。
林锐在军议上说:"
比瓦剌更可怕的,是旧习复。
"
他指着地图上的宣府,"
这里曾是三虎的地盘,现在虽换了新官,但若监督不力,难免重蹈覆辙。
"
他的手指重重敲在"
风宪台"
的位置,"
这才是我们最该守住的地方。
"
重阳节的马市格外热闹,边民们自组织了"
盐马祭"
,将新收的粮食和新制的盐引摆在铁犀神像前。
周明老人作为代表,捧着新盐引宣读祭文:"
盐者,民之命脉;马者,国之干城;法者,二者之衡。
今法明盐足,马壮城坚,愿此景长存,子孙不忘。
"
片尾
谢渊站在长城上,远远望着马市的火光。
林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大人不去看看?"
谢渊摇摇头:"
该去的是他们自己。
"
他指着火光中的人影,"
民心聚起来的城,比长城坚固百倍。
"
远处的草原上传来狼嗥,却被马市的欢笑声盖过。
谢渊的指尖捏着新制盐引,上面的"
獬豸"
纹在月光下仿佛活了过来。
他知道,铁犀镇边只是表象,真正的边疆,筑在每个遵守法度的人心里,这才是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