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1 / 4)

加入书签

卷语

《大吴镇刑司志》载:"

厂卫之设,本为纠察奸宄,。

"

德佑十四年冬,镇刑司掌印太监王真盯着案头的《治绩考成册》,封面"

天下循吏第一"

的烫金在烛影中格外刺眼。

谢渊治河有功,德佑帝亲创考成法,将镇刑司多年经营的贪腐网络连根拔起。

王真捏碎密信,信末"

匠人刻名、百姓按结"

八字刺得掌心出血——他知道,一场关乎生死的谋逆暗战,已悄然拉开帷幕。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镇刑司地下密室,十八座"

化纸炉"

烧得通红。

王真亲自将预备仓账册投入炉中,特制的桐油让火焰呈现诡异的青紫色:"

记住,灰必须碾成细粉,混入河沙。

"

他盯着跳跃的火光,忽然看见账册残页上"

李铁牛"

的名字,那是去年被灭口的河工。

掌案太监陈林捧着未燃尽的残片靠近:"

督主,这页上的磁粉标记"

话未说完,王真的拂尘已甩在他脸上:"

磁粉能显字迹,便用化纸炉烧出琉璃灰!

"

他捡起半片残页,上面"

镇刑司私卖石料"

的字迹在灰堆中若隐若现,"

去告诉徐州仓官,若敢留片纸只字,全家往瓦剌为奴。

"

密室的砖缝里,残留着河工血书的碎片,那是去年决口时匠人冒死记下的贪腐证据。

王真不知道,这些未燃尽的残片,终将成为谢渊查案的关键线索。

徐州石料场突然戒严,镇刑司缇骑挨个儿检查匠人工具箱。

老石匠李二柱的凿子被踢飞,断指处的血滴在石板上:"

俺们刻石记工,犯了哪门子法?"

缇骑领举起他的工牌,上面"

李铁牛之叔"

的备注刺痛眼睛:"

刻名留姓,分明是结党谋反!

"

暗处,年轻石匠张虎将刻有"

镇刑司贪墨"

的石屑藏进破棉袄。

他记得谢渊说过,每块石料的刻痕都是证据,此刻掌心的石粉混着血,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就像河工们心中未灭的火种。

料场角落,被烧毁的工棚余烬中,半截磁粉绘的账目残页埋在灰烬里,磁粉正无声地吸附着缇骑靴底的铁屑。

谢渊的验粮锤停在《河工月报》上,玄夜卫呈上的琉璃灰样本在烛光下泛着青芒。

"

大人,"

千户林缚指着灰中的金属颗粒,"

徐州传来消息,镇刑司化纸炉烧的是预备仓账册,灰里检出磁粉残留。

"

验粮锤砸在琉璃灰上,磁粉突然聚成"

私卖"

二字。

谢渊的瞳孔骤缩:"

磁粉来自濮阳矿,只有镇刑司私矿才有。

"

他展开《治绩考成册》,徐州仓改建条下的匠人血印与磁粉残片位置重合,"

王真烧账,是怕匠人刻名牵扯出私军粮饷。

"

窗外,北风呼啸,谢渊想起去年在料场看见的场景:李二柱用断指在石板刻下"

镇刑司扣粮"

,如今这些字迹,正以另一种形式重见天日。

通州卫校场,王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