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2 / 5)

加入书签

轰隆”

一声巨响,存放测量仪器的库房浓烟滚滚,火苗“噼里啪啦”

地窜出屋顶。

“救火!

快救火!”

谢渊大喊一声,率先冲向火场。

热浪扑面而来,呛得他睁不开眼,浓烟中,他隐约看见王真的亲信、镇刑司百户张彪正指挥人往火里泼油。

“张彪,你这狗贼,竟敢如此!”

谢渊的怒吼被火势的呼啸声吞没。

待大火扑灭,库房已成一片废墟。

精密的水准仪扭曲变形,铜制零件散落一地;标杆尽数化为焦炭,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

张彪甩了甩手上的油渍,脸上挂着假笑:“谢大人,卑职巡查时见库房走水,好心帮忙救火,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他腰间的镇刑司腰牌在火光中泛着冷光,仿佛在嘲笑谢渊的无能为力。

谢渊蹲下身,捡起半截烧黑的标杆,上面“天工开物”

四个字虽已模糊,但仍隐约可见。

他突然冷笑一声,声音里充满了愤怒与决然:“好个好心!

你回去告诉王真,明日卯时,本司定要重启勘测,谁也别想阻拦!”

深夜,谢渊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他坐在紫檀木书桌前,反复研读《舆地测量法》,案头摆满了舆图、奏折和计算用的算筹。

烛泪一滴滴落在书页上,晕开一片水渍,而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文华殿内,龙涎香袅袅升起,与炭火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金砖地面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谢渊怀抱新制的测量仪器图册,胸前的獬豸补子在烛光下金光熠熠。

他踏着御道上的蟠龙浮雕,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乌纱帽随着步伐微微晃动。

行至丹墀前,双膝重重磕在冰凉的玉石上,出“咚”

的一声闷响:“陛下,漕运旧道已千疮百孔,不堪大用,新道规划可保十年安澜,解京师粮荒之急!”

说罢,他展开绘制精美的舆图,朱笔标注的新路线避开洪泛区,宛如一条蜿蜒的生命线,在殿内烛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

王真尖着嗓子抢道:“陛下,谢渊这是在危言耸听,分明是劳民伤财!

漕运制度传承已久,岂是他”

“够了!”

谢渊猛然抬头,眼中寒芒毕露,打断王真话语的同时,腰间玉带扣因动作过大撞出清脆声响,“王公公,本官身为左都御史,掌纠劾百官、提督各道之权!”

他向前跪爬半步,双手高举图册,袖口金线绣的獬豸昂欲飞,“漕运旧道因水患损毁严重,若不及时改道,来年粮荒,饿殍遍野,这个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殿内气氛骤然凝固,王真手中的拂尘微微颤抖。

谢渊却未停歇,猛地扯开官袍,露出肩头救火时留下的烫伤——伤口处皮肤红肿溃烂,还渗着血水,在烛光下触目惊心:“为护勘测仪器,多少匠人受伤甚至丧命?这些牺牲,难道要化作你口中的‘危言耸听’?”

他转头直视户部尚书陈显文,一字一顿道:“陈大人,去年漕运损耗的二十万石粮食,够多少百姓吃上一年?又能救活多少濒临饿死的孩童?这些损耗的钱粮,是否都进了某些人的私囊?”

德佑帝手指敲击龙案,出有节奏的声响,打破了殿内紧张的气氛:“谢卿,所需几何?”

“启禀陛下,需民夫五万一千人,白银五十万三千两。”

谢渊挺直脊背,声音响彻大殿,“臣愿立下军令状,若三年不成,提头来见!”

当圣旨下达时,谢渊瞥见王真与陈显文交头接耳,后者袖中滑落的密信一角,隐约可见“漕帮分舵”

字样,他暗中握紧拳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