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行路难归去来(3 / 4)

加入书签

的资助簿也疑点重重,此事需彻查各方工坊、矿场,理清利益脉络,方可定论。”

他深知此事复杂,不想轻易卷入纷争,但又不能坐视不理,希望能以公正的态度查明真相。

楚王萧权冷汗湿透后背,却仍强撑着辩解:“我的资助簿专为寒门学子而设,与舞弊案毫无瓜葛!

谢御史莫要被表象迷惑,冤枉忠良!”

他的声音越来越弱,底气明显不足,眼神中充满了慌乱与不安。

永熙帝萧睿看着争吵的众人,脸色阴沉得可怕,重重拍案,震得冕旒剧烈晃动:“够了!

谢卿继续彻查,务必查清各方工坊、钱庄、矿场的关联。

若有人胆敢销毁证据、干扰办案,不论是谁,一律交由玄夜卫严刑审讯!”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疲惫和愤怒,这场因乡试舞弊引的纷争,让他心力交瘁,也让他对诸位皇子的争斗感到无比失望。

当夜,御史台验功房内烛火昏黄,在墙上投下摇曳不定的阴影。

谢渊疲惫地坐在案前,揉着酸的太阳穴,案头堆满了新收集的卷宗和物证,像一座小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周立匆匆赶来,官帽歪斜,脸上满是惊恐之色:“大人,赵王党羽在京城散布谣言,说您收受成王贿赂,意图包庇;成王的人也在暗中收买验功房官吏,试图篡改墨料检测记录;更有甚者,楚王竟派人烧毁了相关纸坊!”

谢渊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白,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几道血痕:“传玄夜卫!

封锁所有工坊、钱庄,控制相关证人。

胆敢销毁证据者,当场格杀!”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无论他们如何阻挠,我定要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就算前方是万丈深渊,与整个权贵集团为敌,我也绝不退缩!”

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想起那些因冤假错案而受苦的百姓,想起科举制度对寒门学子的重要性,心中的信念愈坚定。

与此同时,赵王王府密室中,萧桭把玩着黑玉扳指,阴狠地对幕僚说道:“加大舆论攻势,务必让成王身败名裂。

必要时,让玄夜卫中的眼线制造混乱。”

成王王府内,萧栎焦急地来回踱步,对手下吩咐:“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证据,同时搜集赵王的罪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楚王则在府中惶惶不安,后悔自己卷入这场纷争,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寄希望于销毁部分证据能躲过一劫。

黑暗中,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逼近,而谢渊,已然成为这场风暴的中心,独自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与挑战。

戌时,寒风裹挟着细雨肆虐京城,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雨滴打在青石板上的声音。

谢渊站在御史台的露台上,望着皇宫方向若隐若现的灯火,那微弱的光芒在风雨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大人,韩王传来消息,在一处废弃矿洞现新的舞弊账本,上面记录着各方分赃明细。”

周立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模糊。

谢渊握紧腰间早已布满锈迹的佩刀,刀刃在闪电的照耀下泛着寒光:“备马!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有多少权贵阻挠,我们都要将这场舞弊案查个水落石出。

还科举一片清明,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若不能肃清这些腐败,我谢渊誓不罢休!”

他转身踏入雨幕中,身影逐渐消失在黑暗里,坚定的步伐仿佛在向黑暗势力宣战。

而在这黑暗的笼罩下,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一场关乎国家未来、学子命运的终极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卷尾

太史公曰:观永兴朝乡试之弊,可知科举重地,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