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 / 4)

加入书签

《吴史?兵志》载:"

永熙十三年腊月廿四,秦王、鲁王、韩王各率部入宫,然推进路线暗合《宗室应急密典》。

谢渊验绢帛、辨墨痕、析舆图,终揭三王合谋之实。

"

当养心殿阶前的绢帛在烛光下显形,一场裹挟着野心与算计的"

救援"

,正被司法的细针密线层层拆解。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永熙十三年腊月廿四,丑初刻。

神武门的青铜门环在玄甲军的撞击中出嗡鸣,门环底座的饕餮纹凹槽里积着陈年油垢,被撞落的垢片混着甲叶间的砖灰簌簌落下。

秦王萧槿的玄甲下摆沾着西城角楼特有的青灰色夯土——三年前工部修补城墙时,按《工部营造则例》加入了琉璃瓦粉与糯米浆,这种特殊材质在月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微光,他左手按在剑柄"

惊鸿"

的缠绳处,右手指腹摩挲着《皇城舆图》残页边缘的火漆印,图上"

太宗昭武定乱"

的进军路线用朱砂圈点,朱砂颗粒在烛火下折射出细小红光,恰好照亮他甲胄护心镜上未磨去的旧伤痕迹——那是五年前征讨漠北时流矢留下的疤痕。

东华门前,鲁王萧枢的佩刀"

裂帛"

劈开夜色,刀刃上凝结的露水在月光下划出银亮弧线,他的前锋营盾牌组成的"

井"

字形阵,每块盾牌边缘都刻着不易察觉的凹痕——那是按照《宗室应急密典》"

清君侧"

布防图的标准,每五寸设一观察孔。

"

守住桥闸!

"

他的声音震得桥边石狮子的铜铃轻响,腰带上悬挂的銮铃却被刻意塞了棉絮,这处反常细节与他披风下露出的锦缎中衣形成反差。

夹道深处,韩王萧柠的侍卫亲军甲叶摩擦声形成规律节奏,环形阵的走位暗合《六韬》"

冲方阵"

他掌心的调令令牌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青铜表面的锡铅配比在火把下泛着青白色——这种3:7的非标准配比,与鲁王府私铸铁坊的甲胄残片成分相同。

握柄处的沉香木裂开细缝,渗出的树脂与"

李焕谋逆案"

证物箱里的枯松脂样本,在火烤时会散出相同的松烟香。

"

加快脚步!

"

他的靴底碾过夹道地砖的暗渠盖板,那盖板的松动程度显示最近被频繁开启,而他腰间悬挂的香囊里,正藏着半张与秦王同款的《皇城舆图》残页。

养心殿丹陛前,谢渊的验纹镜在烛火下划出银弧,镜光精准落在成王萧栎展开的绢帛上,经纬纹路在强光下纤毫毕现。

"

成王殿下,"

他的獬豸补子随呼吸微微起伏,手中《尚宝司造纸录》的黄绫封面映着殿角铜灯,"

请容臣一禀。

"

成王的手指刚触到腰间玉佩,便被谢渊的目光定在半空。

验纹镜的光斑移至绢帛边缘,赭石色纤维在素白绢面上如细血般蜿蜒:"

此绢经纬密度每寸三十九线,"

谢渊的指尖划过《造纸录》第三卷,"

与《尚宝司贡品账》中秦王十五年蜀地贡绢记载分毫不差,"

指腹碾过绢面时带出细微沙沙声,"

该批贡绢因纹密难书遭内廷驳回,"

忽然抬头,"

却在殿下的密证里出现——"

镜光骤然雪亮,"

敢问殿下,秦王私宅夹墙中的贡品,"

顿了顿,"

何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