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3 / 4)

加入书签

"

铁砂来自魏王旧庄,"

他拈起茶梗,"

枯叶产自庐山隐田,"

展开验灰报告时,纸页边缘的焦痕烫得他指尖颤,"

纸灰成分与三年前封存的襄王密档一致。

侍郎是要看茶农的断指,还是要闻魏王旧庄的焦土?"

殿内死寂。

谢渊看见太子萧桓捏碎了手中的玉牒链,楚王幕僚的朝靴在金砖上蹭出划痕。

刑部尚书拍案的声响让他想起江西刑场的锣声:"

御史越权!

"

他转身对《皇吴祖训》一揖,声音在殿内回荡:"

祖训载,风宪官纠劾百司,虽宗室不避。

"

逼近尚书时,他闻到对方袖口的火漆味——与宗人府焚档的气味相同,"

还是说,大人觉得祖训不如焚档坑管用?

尚书后退时撞到案几,茶盏摔碎的声音里,谢渊听见自己的心跳。

这不是胜利,而是九王夺嫡的第一声钟响,而他是撞钟人。

太学老师的话在耳边响起:"

御史之舌,当如獬豸之角,触尽天下奸邪。

"

子时的都察院,磁石上的"

三杰同谋"

在烛光下像一滩血。

周立的声音带着颤音:"

大人,三杰是魏王、襄王、太子"

谢渊望着窗外的梅树,积雪压弯的枝桠像极了茶农们被赋税压驼的背脊。

"

不止,"

验印锥划过舆图上的楚王驻京办,"

楚王幕僚出现在焚档处,赵王密使拜访宗人府,"

他忽然冷笑,"

九王的棋盘,从来不止三枚子。

"

周立倒吸凉气时,谢渊想起老茶农临终前的茶饼——饼心的"

冤"

字此刻在他掌心烫。

"

太子的玉牒链,魏王的铁砂,襄王的枯叶,"

验印锥划出三角,"

构成他们的铁三角。

可他们忘了,"

他指向案头的血书,"

三角之外,有千万茶农,千万茶园,那才是真正的铁壁。

"

雪停时,他站在焚档坑前,磁石上的铁屑已凝成霜。

想起江西山崖上,茶农们用血写的"

冤"

字,历经风雨未褪——就像他心中的公道,任谁也烧不掉。

周立递来的竹片上,"

民为邦本"

的刻痕带着茶农们的体温,让他想起那些粗糙的手,曾在寒风中为他捧过热茶。

片尾

晨雾中的都察院,"

民为邦本"

的竹片立在雪地里。

谢渊抚摸刻痕时,想起宗人府灰烬里的血书残片,只剩"

茶"

字的一捺,却坚定如刀。

玄夜卫千户李通的身影在雾中出现,腰牌别着《洗冤集录》:"

大人,焚档的是楚王属官"

"

知道了。

"

谢渊望着竹片上的露水,像极了茶农们未干的泪。

验印锥在掌心烫,他忽然明白,当千万茶农成为后盾,当每片茶叶都带着百姓的期盼,再深的阴谋也会在阳光下显形。

雾散时,阳光照在"

民"

字上,竹片边缘的刀痕闪着光。

他知道,这场与宗室的博弈才刚开始,但只要茶农们还在种茶,只要他们的血还是热的,这天下的公道,就永远烧不尽、埋不了。

而他手中的验印锥,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