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2 / 3)

加入书签

勉带着五名吏员闯入,腰间的青玉牌在烛光下泛着冷光,牌后还刻着王府赐封的铭文。

"

谢御史,襄王府弹劾你私拆官文、损毁信物!

"

他的象牙笏板指向桌上的验漆器具,目光中带着威胁,笏板边缘还留着上次朝会时与其他官员争执的裂痕。

谢渊不慌不忙地将描图纸收入贴黄匣,用火漆仔细封印,特意在封口处压出御史台特有的"

獬豸"

纹,火漆边缘还细心地印上了当日的干支印记。

"

吴经历来得正好,"

他翻开《大吴工律》,朱砂批注在烛火下格外醒目,书页间还夹着刑部关于火漆违例的最新判例,"

火漆私掺茶梗,按律匠人当斩,主官连坐。

"

他突然举起鸿胪寺的密报,"

而襄王府采购茶梗的文书,为何用的是工部特供的桑皮纸?这种纸张,按《文书规制》,非三品以上衙门不得使用!

且文书落款日期处的火漆,边缘呈波浪状,与工坊登记的标准火漆封印纹路全然不同!

"

吴勉的脸色微变,但仍强撑着气势:"

王府采买,自有规矩,御史莫要越俎代庖!

"

"

规矩?"

谢渊冷笑一声,猛地掀开验漆吏的布帘,里面整齐摆放着数十个贴着不同年份标签的火漆样本盒,每个样本盒上都详细记录着来源、查验日期与经手官员。

"

这些来自不同年份、不同案卷的火漆,都检出云雾茶梗,且能拼出兴元密语。

"

他的验印锥突然指向吴勉身后的吏员,"

还有,他们袖口沾染的火漆痕迹,与襄王府火漆的朱砂配比、松烟浓度,完全一致!

按律,这叫知情不报,同罪论处!

更别说,这些火漆样本上的工坊印记,在工部登记名录里根本无迹可寻!

"

周立此时突然指着茶商账本上的斜线标记,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手中还握着从户部借来的度量衡标准尺:"

大人!

这些斜线间距,与《宗人府玉牒规制》记载的玉牒链节长度分毫不差!

十三道斜线,正对应襄王那套缺失玉节的玉牒!

"

他翻开厚重的典籍,泛黄的纸页上详细绘着玉牒链的尺寸图,旁边还批注着历任宗正卿的查验记录,"

且这账本的纸张水印,与三年前户部查获的假账用纸如出一辙,背后定有更大的贪墨网络!

"

吴勉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按在佩刀上却迟迟不敢拔出,佩刀穗子上还系着王府赏赐的玉坠。

谢渊逼近一步,目光如炬:"

七年前魏王案,那枚刻着烈字的玉节;三年前庐山隐田案,火漆里的茶梗密语;还有如今襄王府的采购"

他的声音冰冷如霜,"

你们用茶梗标记阴谋,用玉牒链传递消息,以为能瞒天过海?可知道按《大吴会典》,私改玉牒规制,当处以凌迟之刑!

"

"

空口无凭!

"

吴勉强作镇定,"

御史若无实据,便是污蔑宗室!

"

"

实据?"

谢渊取出一个密封的陶罐,里面浸泡着从各地收集的火漆样本,陶罐上贴着各地衙门的联合封条。

"

这里面的茶梗纤维,经鸿胪寺译馆用西域传来的显微之法鉴定,叶脉纹路、细胞结构都与庐山云雾茶吻合。

"

他又拿出一卷羊皮卷,上面密密麻麻按满了血红的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