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1 / 2)

加入书签

卷语

《大吴会典?驿传》载:"

八百里加急文书,需钤五方火漆印,附勘合符半券。

途经驿站,驿丞需验火漆纹路、勘合编号,比对《驿传印信图谱》。

若封印有损、传递逾限,驿丞杖八十,驿卒充军烟瘴;私拆文书者,斩立决,家属籍没。

凡文书查验,需双人画押,驿丞执左券,驿卒执右券,缺一则罪加三等。

"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永熙六年腊月廿五,九江按察司值房内,铜制烛台映出摇曳的光影。

谢渊捏着猩红信囊,拇指反复摩挲火漆封印边缘呈鹰嘴状的锯齿痕——这与鸿胪寺译馆存档的襄王府火漆样本纹路,连缺口角度都分毫不差。

"

周立,取《工部火漆规制条令》与《元兴朝物料则例》。

"

他将信囊凑近铜炉炭火,印泥中若隐若现的深褐纤维在热气中愈清晰。

周立抱来两函厚重典籍,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工部最新下的查验批注:"

大人,按元兴三年定例,"

他翻开夹着红签的页脚,"

官用火漆茶梗掺量不得过两成,且需用江州官窑特制陶钵研磨。

"

说着,他取出紫铜镊子,小心翼翼取下火漆碎屑,"

而此封印"

碎屑落入青瓷研钵时出清脆声响,"

质地粗粝,明显未经三次过筛。

"

谢渊的验印锥突然停在信纸接缝处:"

看这暗纹,"

锥尖挑起极细的金丝,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是宗人府特供的龙鳞纹纸,其造纸需用九蒸九漉的桑皮浆,"

他展开《内府物料考》,"

按《文书等级规制》,非亲王奏事、边关急报不得使用。

"

当他将信纸覆在铜炉上方,茶水书写的"

田册已改,毁旧档"

八字在氤氲热气中逐渐显形,墨迹边缘特有的羽状晕染,与魏王案残存密信碎片的书写特征完全吻合。

"

大人!

"

周立突然举起七年前的验纸报告,羊皮纸边缘还留着大理寺的朱砂验讫章,"

当年密信残片的纤维结构,和这封信笺完全相同!

"

他颤抖着取出两片齿状信笺,"

还有这撕痕"

当新旧信笺边缘对接的刹那,"

萧氏三杰"

的篆文暗纹在烛光中显现,"

这篆体起笔的飞白,分明是宗人府玉牒刻字匠的独门技法!

"

马蹄声由远及近,玄夜卫千户带领十骑闯入,铁蹄踏碎院中积雪。

"

谢御史擅自拆阅八百里加急,该当何罪?"

千户的绣春刀鞘撞在门框上,惊落几片冰棱,腰间令牌的"

玄"

字磨损处泛着诡异的铜绿。

谢渊将信笺收入贴黄匣,故意在封口火漆未干时捺下清晰指印:"

按《大吴会典?驿传卷》,"

他展开铺满桌面的条例卷宗,朱砂批注在"

御史台稽察权"

条款上格外醒目,"

遇可疑文书,风宪官有权三勘六验。

"

验印锥突然指向千户腰间令牌:"

倒是大人这令牌第三道刻痕,与那年襄阳劫驿案中,刺客遗落的半截令牌纹路"

千户脸色骤变,却仍冷笑:"

御史仅凭刻痕就想构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