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4 / 4)
>田册改易,始于玄兴年间"
已经显形,三代土层的叠合已经清晰,李昭用命留下的密语已经破译。
谢渊握紧银针,任由针尖刺痛掌心——比起官场的黑暗,他更怕的是自己也成为这"
和气"
的一部分。
"
去准备明晨的廷折,"
谢渊突然开口,"
将三色土层、孢子密语、宗人府底档,全部附卷呈送。
"
他望向周砚苍白的脸,"
若我明日不能走出御史台,便将这些证物,交给应天书院的博士们——总有光明,能照亮这层层叠叠的黑暗。
"
周砚颤抖着起身,袖中滑落半张牙帖,边角绣着的字纹与碎瓷片上的印记完全相同。
谢渊闭上眼睛,听见自己心跳如鼓——这不是他第一次直面官官相护的黑暗,但却是第一次,离宗室阴谋的核心如此之近。
火苗终于熄灭,验泥房陷入短暂的黑暗。
但谢渊知道,当明天的太阳升起,他会带着这些证据,走向那个布满荆棘的朝堂。
哪怕前路是万劫不复,也要让这延续三代的田亩舞弊案,在御史台的风宪之名下,现出原形。
片尾
暮色浸透按察司衙门时,谢渊仍在反复比对笔迹。
暗卫送来的密报显示,李昭三日前将宗人府三十年的田册底档全部调出。
"
大人,内阁急件。
"
书吏话音未落,谢渊已瞥见火漆印上的锯齿纹路——与魏王案如出一辙。
展开密函,"
适可而止"
四字下压着半片茶梗。
谢渊将密函凑近烛火,记忆突然闪回三年前:泰昌帝临终前握着他的手,龙袍上沾着的也是这种云雾茶香。
火苗吞噬威胁的瞬间,他望向窗外玄夜卫游走的黑影,将验泥银针别入袖中——御史台的风宪官,本就是为刺破黑暗而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