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 / 2)
人血税"
四字重叠。
片尾:
丑时初刻,谢渊倚着石门滑坐在地,袖中火折早已熄灭。
黑暗中,石壁上的"
秋祭"
刻痕仿佛带着微光,与记忆中匠人在砖坯留下的记号重叠。
他摸了摸怀中的账册残页,虽已被火灼烧,"
匠人断指抵税"
的字迹仍清晰可辨,指腹触到焦痕边缘的褶皱,那是匠人装订账册时留下的指纹。
"
大人,通风口有动静!
"
千户的声音带着喜色。
谢渊站起身,靴底碾过带有刻痕的地砖,忽然明白,这些刻痕不仅是标记,更是匠人在苦难中留下的身份证明,是他们被夺走一切后,用最后力气刻下的控诉。
寅时将至,谢渊望着重新开启的石门,太庙的晨钟在远方响起。
手中的账册残页随风轻颤,上面的字迹在晨曦中泛着暗红,像极了当年砖窑墙上的斑驳痕迹。
眼前的迷雾终将散去,只要心怀为匠人请命的初心,便能看透层层谎言。
霜雾掠过獬豸补子,谢渊望向太庙寝殿的飞檐。
那些在密道中沉默百年的砖石,那些匠人开凿时留下的手印,终将在他手中成为揭开逆谋的钥匙。
萧烈的笑声还在耳畔,但他知道,比迷雾更浓烈的,是匠人对公道的渴望;比石门更坚固的,是律法对正义的坚守。
正如片头诗所言,不畏浮云遮眼,自因心向光明。
谢渊将账册残页收入袖中,掌心的灼痛提醒着前路艰险,但也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太庙密道的沉疴,终将在正义的光照下痊愈,而他,将继续在这迷雾重重的朝堂,为匠人踏出一条血路,直到阴霾散尽,直到朗朗乾坤重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