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1 / 2)

加入书签

卷语

《大吴会典?舆图》载:"

天下防务图需收贮司礼监舆图房,铜柜三重,键以玄武纹锁,每三年孟秋由御史台开柜核验,陪检官需具宗人府腰牌,违者以漏泄边机论处。

"

永熙三年八月十三,紫禁城的更鼓敲过子时,谢渊掠过西华门的石狮子,袖中装着永熙帝亲赐的"

御史夜巡"

银符——符面獬豸纹的独角处,还留着七年前查抄魏王府时沾染的砖窑红土,此刻硌得他掌心疼。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永熙三年八月十三,子时初刻。

舆图房檐角的铁马被夜风吹得轻响,谢渊的指尖在铜锁边缘摩挲,锁孔里渗出的机油味混着铁锈味,让他想起砖窑地道的气息。

身后衣料摩擦声响起时,他本能地按住腰间铁尺,待看清是玄夜司千户李明,才微微颔:"

辛苦了。

"

目光却始终未离漆盘上的验伤录,封皮上的朱砂批注在月光下格外刺目。

铜锁"

咔嗒"

打开的瞬间,谢渊的太阳穴跳的厉害——这种陈腐的羊皮味,与《河防图》如出一辙。

火折子亮起的刹那,摊开的《河套屯田图》让他瞳孔骤缩:图轴边缘的包浆里,几粒孔雀蓝羽毛正随着他的呼吸轻颤,像极了私矿巷道里,匠人王七断指处滴落的血珠。

"

秋祭献马"

他的声音被夜雾吸走,指尖抚过图背的朱砂密语,墨色未干的笔锋里竟混着细沙,"

是用黄河沙调的血。

"

当火折子移到图角,"

丙巳三十七王七"

的编号撞进眼帘,他忽然想起火场中,自己浑身浴血抢出残图的场景,那时的指尖,也像此刻般麻木。

谢渊的铁尺已出鞘三寸。

里间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他疾步穿过屏风,只见掌事太监王忠俯卧在铜柜旁,右手蜷缩如爪,几缕孔雀蓝羽毛从指缝漏出,在月光下泛着妖异的光。

"

大人,验伤录"

李明的声音带着颤音。

谢渊接过染着香灰的文书,验伤录上"

舌根黑"

四字让他喉结滚动——这是西域鹤顶红的死相,与私矿管事王顺的尸身症状完全一致。

目光落在王忠腰间的鎏金腰牌,"

司礼监"

三字的笔画间,那道极小的字暗纹,像根细针扎进他的瞳孔。

他蹲下身,用银针挑开王忠的指缝,靛青颜料蹭在针尖上,散着魏王府私军旗帜特有的气味。

"

你早就该想到的"

谢渊低声自语,指尖抚过王忠僵直的手腕,现其内侧有极浅的烙痕,正是魏王府私军的断刀印记,"

他们连舆图房都不放过。

"

火折子的光芒扫过图匣时,右侧暗格的缝隙像道伤口。

谢渊戴上棉手套的手微微颤,半卷黄绫滑出的瞬间,"

得河套者得天下"

七字如重锤击在他心口。

落款处的印泥泛着珍珠光泽,凑近细嗅,西域龙脑香混着矿粉味,让他想起那道伪诏——原来从那时起,逆党就盯上了匠人科举与河套防务的关联。

"

永熙元年孟夏"

他的手指划过字迹,桑皮纸的纹理硌得指腹生疼,"

兵器账笔交易的月份,也是陈六断指的月份。

"

纸纹间嵌着的矿渣,在火折子里闪着微光,像极了青龙山矿洞里,匠人眼中倒映的星空。

片尾:

丑时初刻,谢渊倚着舆图房的朱漆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