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若要断酒法且用剑斩头(1 / 2)
卷语
《大吴会典?朝仪》载:"
宗室谋逆案会审,亲王、郡王需着九章衮服坐于东庑,衣绘山龙华虫纹,宗正寺官捧玉牒立于侧;御史台必以黄绫裹三证,一曰青铜弩机范模,二曰鞑靼通敌文书,三曰匠人断指骨殖,由獬豸旗二十面导引至丹墀,每旗绘太祖断刀平贼图,金吾卫鸣鞭七响开道,声震殿角铜铃。
"
永熙三年八月初八,奉天殿檐角铜铃随金吾卫鞭声清振,谢渊的獬豸冠缨拂过殿柱朱漆,见"
匠人张七造"
五字款识嵌于柱身,朱砂填刻的笔画间隐约可见细小凹痕——那是七年前砖窑案犯陈六被斩食指后,用残指血混着矿渣所刻,此刻正与阶下萧烈赭衣上的火印,在晨光中形成新旧血痕的斑驳对照。
若要断酒法,且用剑斩头
永熙三年八月初八,辰时三刻。
奉天殿内青铜香炉青烟袅袅,七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映着初升朝阳,将殿中亲王冕旒的九旒珠串、文官补服的禽鸟纹样、武将甲胄的兽吞口,都染成鎏金之色。
谢渊手按笏板,獬豸补服的青金石纽扣在朝服上泛着冷光,目光扫过东庑下的亲王群像——襄王萧漓的玉圭之上,浅浮雕的云雷纹间,竟刻着与黄河兵符相同的"
丙巳"
暗纹,每道纹路都与玉圭边缘的护匠纹呈逆角相交。
"
永熙元年孟春至永熙三年季夏,"
谢渊展开黄绫《魏王府兵器造册》,七千三百一十六具弩机的铸造日期以小楷工整记录,"
私铸神臂弩七千三百一十六具,破甲箭三十七万二千支,"
铁尺轻点"
铜料出处"
一栏,"
尽取江南应天府青龙山私矿,三年间盗采黄铜二十万五千斤,"
目光扫过户部尚书王承恩,"
其矿税银两分入魏王府,一分充私军,致使应天匠人陈六等三十七家,男丁被断指充矿,女眷没入织房为婢。
"
殿中重臣交头接耳声骤起。
谢渊注意到,王承恩的云雁补服尾羽处,绣着比粟米还小的痕迹——与伏法的郑州知府王明德如出一辙。
他忽然想起父亲手札中记载的王家船队,每艘运矿船的暗格底板,都刻着"
丙巳"
开头的匠人编号,那些被凿去食指的矿徒,正是用残手在船板留下了复仇的印记。
萧烈的赭衣拖曳着锁链声响,在丹墀投下参差阴影:"
太祖皇帝分封诸王,"
他的声音混着锁链撞击声,"
令吾等屏藩天下,今北疆烽烟四起,"
忽然指向殿外,"
若无三千私兵,何以守护宗庙社稷?"
目光扫过东庑亲王,"
诸位王爷难道不知,鞑靼可汗的马刀,已磨至居庸关外?"
谢渊的断笏重重敲在青铜律板上,惊起殿角积尘:"
《皇明祖训》卷三第五条明载,"
笏身"
铁骨冰心"
四字经岁月打磨愈清晰,"
亲王禁蓄私兵,违制者夺爵下狱,籍没家产。
"
他抖开《江南矿税疏》,疏文边缘染着砖窑红土,"
应天府三年赋税,七分流入魏王府私库,"
指尖划过"
匠人断指充矿"
的朱笔批注,"
致使应天百姓流传《断指歌》:断指痛,痛入矿,王府私兵矿山葬——此等行径,何谈屏藩?"
殿中忽有三十八员大臣按剑起身,甲胄撞击声惊碎殿内沉水香雾。
玄夜司千户突然跪地,双手高举渗着矿渣的《青龙山矿徒名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