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1 / 2)
卷语
《工部司职》载:"
诸司官属,当守正祛邪,毋得阿附权贵,蠹坏官常。
"
谢渊携砖价铁证登堂,却见鎏金砖模陈于案头,北斗刺青露于袖底——所谓"
藩王颜面"
,不过是贪腐者的虎皮;口称"
体统"
,实则是通敌者的遮羞。
当侍郎冷笑质问,当刺青显露真容,且看寒梅如何在权势威逼下挺直枝干,让北斗贪纹,终成罪证。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永熙三年四月廿六,辰时初刻。
工部侍郎何文焕的签押房里,鎏金香炉飘出的龙涎香比往日更浓。
谢渊双手捧着《西华门砖价清单》与珊瑚笔架密令,目光扫过案头新摆的鎏金砖模——砂眼位置与越州弩箭模具分毫不差,砖面"
襄王赐砖"
的火漆印还带着新刻痕迹。
"
谢大人查案倒认真,"
何文焕把玩着手中的翡翠扳指,"
不过工部事务繁杂,有些旧账还是莫要惊动藩王为好。
"
他的指尖划过砖模上的北斗纹,嘴角扯出冷笑,"
萧氏官窑的砖,可是襄王殿下封地的贡品。
"
谢渊注意到对方袖口滑落寸许,一道青色刺青若隐若现——七道星芒排列如北斗,正是李邦彦、王崇年等人口中绝口不提的私兵标记。
他将砖价清单推过案头:"
大人可知,这些浮冒银足够打造三千支穿云弩?"
何文焕的目光在"
襄王私军"
四字上顿住,扳指"
当啷"
落在砖模上:"
谢大人是在查砖价,还是在查藩王?"
他忽然起身,官服袖口滑落至肘,整条小臂的北斗纹刺青在晨光中狰狞毕露,"
元兴帝在位时便有规矩,萧氏官窑的砖事,轮不到清流党指手画脚。
"
巳时初刻,谢渊的狼毫在密奏上悬停三息,终于落下:"
工部侍郎何文焕,身有北斗纹刺青,与太府寺私兵标记一致,且力保萧氏官窑砖价"
墨汁在"
刺青"
二字上晕开,他忽然想起父亲血书:"
凡太府寺私兵,必刺北斗于臂,以断退路。
"
"
大人,"
书童福生捧着《玄夜卫刑案录》,声音颤,"
北斗纹刺青者,皆隶襄王私军‘摇光营’,元兴二十年海塘案的灭口令,正是此营所下。
"
谢渊对照案录附图,现何文焕小臂的刺青缺了摇光星——那是私军头领的特殊标记。
未时初刻,周勉老臣的密信经暗格送达,附页夹着元兴朝《私军编制表》:"
摇光营士卒三千,皆藏于萧氏官窑砖窑,砖价浮冒银正是其饷银。
"
谢渊望着舆图上的暗堡分布,终于明白为何二十年前的查案会被定性为"
激变藩王"
。
片尾
申时初刻,谢渊独自站在值房,将何文焕的刺青拓片与珊瑚笔架暗格、模具火漆印重叠。
三者的北斗纹缺口完全吻合,形成襄王封地的地理坐标——原来每个私兵头领的刺青,都是砖窑暗堡的活地图。
福生捧来新抄的《大吴律例》:"
官员私结藩王,刺北斗纹为记,按谋逆论处。
"
谢渊的目光落在"
谋逆"
二字上,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
砖纹里藏着反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