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2 / 2)

加入书签

/p>

兵器模具越商密约襄王私兵"

等字样触目惊心。

谢渊将十二本账册的寒梅暗纹逐一描出,竟在舆图上连成北斗形状,每颗"

星"

对应的,正是萧氏官窑的位置。

"

砰——"

典籍室屋顶传来瓦片碎裂声。

谢渊吹灭烛火,借着闪电看见三条黑影破窗而入,手中短刃泛着淬毒的幽蓝。

他急中生智,将账册按在浸过密信的水盆中,寒梅暗纹遇水光,竟在刺客身上投出清晰的北斗影子——正是父亲血书中记载的"

贪腐七煞星"

方位。

片尾

墨影重重的雨夜,谢渊望着王顺被玄夜卫带走的背影,手中攥着从刺客身上扯下的太府寺腰牌。

腰牌背面的纹饰与账册暗记严丝合缝,而王顺临刑前的一声"

萧氏官窑的砖,每块都带着匠人骨血"

,让他想起父亲曾说:"

贪腐最毒处,是让忠良自毁证据,让匠人自毁生路。

"

谢渊将十二幅寒梅暗纹拓片铺在舆图上,现北斗阵中心正是太府寺署。

他忽然想起李大人靴底的银粉、王顺袖口的雌黄,这些微末细节在他脑中连成一线——所谓"

物料折耗"

,不过是将匠人血汗铸成兵器,借萧氏官窑转运越州,再以"

例得扣除"

的官文掩人耳目。

当第一滴晨露落在寒梅玉佩上,谢渊在账册扉页写下:"

墨影者,贪腐之形;寒梅者,清正之魂。

破墨影需借千般证据,守梅魂唯靠一寸丹心。

"

笔尖落下时,窗外传来周勉老臣的车马声,车辕上隐约可见泰昌朝的寒梅纹——那是二十年前清流党最后的暗号,此刻正与账册中的暗记遥相呼应。

而在太府寺后堂,王崇年望着密探送来的寒梅拓片,手中的镇纸"

当啷"

落地。

镇纸底面的北斗纹与账册暗记完全一致,那是当年魏王萧烈亲赐的信物。

他忽然想起元兴帝北征时的军议:"

若遇清流查案,便以北斗阵护之。

"

却未料到,这传承二十年的护腐阵,竟被一个初入官场的后生,用半枝寒梅轻易破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