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五陆龙脉聚灵能(1 / 2)
九鼎归一仪式已成,太极神鼎携五方神鼎虚影与北冥崖星辰天柱完美相融,化作一道贯通天地的混沌光柱,煌煌神威,暂压魔氛,稳固乾坤。然而,李十三深知,此仪所成,仅为“势”,如同筑起了抵御洪流的堤坝框架,若要使其真正发挥出“镇守玄天”的伟力,还需注入足以撼动星海的磅礴“能量”。这能量,非寻常天地灵气所能及,需引动玄天五陆之本源——那深藏于大地脉络、维系世界生机的“龙脉”灵能!
补天阁秘殿内,李十三身影与周天星图、混沌神鼎虚影交融。他心神沉入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藉由与太极神鼎的深度联系,以及刚刚建立的“鼎镇”之势,其感知力如同无形的根须,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向着五陆大地深处蔓延开去。不再是模糊的感应,而是如同内视己身经脉般,清晰地“看”到了那纵横交错于五陆地壳深处、承载着亿万年山河气运的磅礴能量脉络——龙脉!
东海之底,并非漆黑深渊,而是涌动着浩瀚无边的蔚蓝灵能,如巨龙蛰伏,其性至柔至韧,蕴含无尽生机与包容,是为“东海龙脉”;
南荒群山之下,地火奔腾,炽热狂放的能量如熔岩巨龙翻滚,暴烈而充满创造力,是为“南荒龙脉”;
西漠黄沙万丈之下,并非死寂,而是流淌着醇厚绵长、蕴含佛性禅意的金色能量,沉稳如山,净化万物,是为“西漠龙脉”;
北地冰原极冻深处,潜藏着至寒至纯、如万古玄冰般的银色能量,冷冽而坚韧,封存着远古的力量,是为“北地龙脉”;
中州沃土之下,能量最为中正平和,色彩斑斓却又浑然一体,厚重载物,承启四方,是为“中州龙脉”,亦为五陆龙脉之枢纽。
五道龙脉,如同五条沉睡的太古巨龙,形态各异,属性不同,却共同构成了玄天世界的能量根基。此刻,它们似乎也感应到了来自北冥崖那道新生的“鼎镇”之力的召唤,以及弥漫在天地间的劫气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气运,从悠长的沉睡中,缓缓苏醒。
李十三知道,引动龙脉,非同小可,稍有差池,非但无法汇聚灵能,反而可能导致地脉震荡,山河崩碎,酿成浩劫。他必须借助“鼎镇”之力为引导,以自身为媒介,行那逆天之举。
“鼎镇为引,吾身为桥,龙脉灵能,听吾号令——聚!”
李十三于秘殿中,双手结出引动天地本源的古老法印,眉心混沌道轮光印与丹田太极神鼎同时共鸣到极致。北冥崖上,那贯通天地的混沌光柱微微震颤,散发出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牵引之力,如同帝皇诏令,遍传五陆深层地脉。
命令既出,五陆响应!
东海最深处的海沟之中,蔚蓝的龙脉灵能率先涌动,不再蛰伏,而是化作一道粗大无比的蓝色光河,冲破海床,并非破坏性地喷发,而是如同受到精密引导般,沿着地壳中某种无形的“通道”,蜿蜒奔腾,朝着北冥崖方向汇聚!所过之处,海水为之让路,海中生灵皆心生感应,纷纷避让,目送这代表东海本源的伟力离去。
南荒火山群随之轰鸣,道道赤红如熔岩的龙脉灵能自地火深处抽出,汇聚成灼热的红色洪流,如同一条苏醒的火龙,贴着地脉,穿梭于群山之下,向南荒边缘涌去,方向直指北方!
西漠地底,那醇厚的金色灵能如同解冻的江河,缓缓加速流动,道道金光穿透黄沙,在沙漠之下形成一条庄严神圣的金色光带,坚定不移地流向同一目的地。
北地冰原深处,至寒的银色龙脉灵能亦被引动,如冰川移动,无声无息却势不可挡,在万载玄冰之下汇聚成冰冷的银色洪流,朝着极光壁垒后的北冥崖涌去。
中州大地,作为枢纽的中州龙脉最后响应,却最为关键。它如同心脏般搏动了一下,随即,斑斓而中正的能量以其为核心,分为数股,如同主血管般,首先连接、协调着从四方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