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学堂与融合(2 / 2)

加入书签

的纺车,甚至尝试用水泥砌筑简单的墙垣。

起初,语言和习惯的差异让教学充满挑战。但其其格和格物院指派懂得简单部落语言的助手耐心沟通,工匠们则用最直观的操作进行演示。当这些草原青年第一次依靠自己纺出均匀的毛线,或者用自己砌筑的水泥块承受住重压时,他们脸上露出的成就感和笑容,跨越了民族的隔阂。

顾慎偶尔也会跑来“视察”,看着那些曾经只会在马背上吆喝的糙汉子,如今像模像样地拿着炭笔画图、摆弄工具,觉得又好笑又感慨:“老叶,我现在是真服了你了。你这不只是教他们手艺,简直是在换他们的脑子啊。”

叶明看着工坊里热火朝天的学习场景,微笑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他们掌握了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并且意识到这能力源于与安阳的合作与学习,和平与融合,才会真正成为他们内心的选择。”

知识的种子一旦播下,便会悄然生根发芽。边民学堂的兴建和技艺班的开办,标志着安阳与草原部落的关系,从单纯的政治归附和经济依赖,开始向着更深层次的文化交融与人才培养迈进。

一条看不见的、却更为坚韧的纽带,正在悄然编织,它将维系着这片土地的长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安阳的“强边”战略,由此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内涵与可持续性的新阶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