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章 钱粮烟火(2 / 2)

加入书签

出三文米券,李家出五文布券,拼成张完整的产育券。

“比铜钱有人情味。”接生婆笑着把券贴墙上,“凑够十张,俺就能换新剪刀哩!”

黄昏时分,叶明散步到券市。听见两个老汉吵架:“你这肉券褪色了,只能算九成!”

“胡扯!俺这券盖着红戳呢,十足兑!”

他笑着摇头,想起初见老王头时,那老汉连官钞都不敢收。如今百姓为券价吵嘴,反倒说明新秩序活了。

回到府衙,其其格呈上最新报表:安阳赋税连续三年增长,库银反降三成——因为八成税收以券的形式流转。叶明却道:“银在库中是死水,券在民间是活泉。”

窗外华灯初上,雷石路灯逐一亮起。卖炊饼的老王头收摊路过,忽然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券递给更夫:“老哥,欠你的夜宵券。”

那券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饼子,盖着炊饼摊的红戳。更夫笑着接过,揣进贴胸口袋。

叶明忽然觉得,或许这才是金融的本质——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温热的承诺,在人间烟火间流转不息。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安阳府衙后门就排起了队。

菜农们挎着满篮的青菜萝卜,等着跟衙役换“菜券”——这是叶明新推的“早市直兑”,省得百姓跑市易司。

“张哥,今儿菜券啥价?”卖豆腐的李老四抻着脖子问。

衙役小张翻着价牌:“青菜三文券一斤,萝卜两文券。哎李叔,您豆腐券得去西角门换!”

李老四嘟囔着往西角门挪。自打叶大人弄出这劳什子行业券,他每天得跑三个点:菜市换菜券,粮市换豆券,还得去坊市换盐券。

老婆子骂他:“挣的券没跑腿费多!”

但李老四有本账:用豆腐券直接换粮,比卖豆腐再买粮多赚五文。就是忒折腾人。

此刻叶明也在头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