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春雪融情(2 / 2)
明注意到,每个孩子腰间都别着个小竹筒——那是白鹿部特制的\"应急哨\",一旦有险情就能吹响。
午后,第一块巨石被水车的铲斗撬动。当巨石滚落时,\"浮山网\"完美地接住了它,缓缓漂向岸边。人群爆发出欢呼,连一向严肃的独眼长老都咧开了嘴。
\"第二架准备!\"
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到了第三天,河道已经疏通大半。最令人惊喜的是,在清理塌方时,黑狼部的汉子们发现了条暗河——正是当年矿洞的排水道。铁手先生立即设计了个分流装置,将暗河水引到下游最干旱的村子。
正月廿五,白鹿河恢复了奔流。庆功宴上,三族百姓围着新立的水车载歌载舞。最年长的黑狼部牧民捧着碗河水,颤巍巍地走到叶明面前:\"大人,这是'三族水'了。\"
碗中清水映着蓝天,底部沉着黑狼部的金沙、白鹿部的白玉屑,还有安阳特产的青瓷粉。老人将水分成三碗,一碗洒向天空敬神,一碗倒入河流祭祖,最后一碗由三族代表共饮。
宴席散后,叶明独自登上城墙。春风拂过脸庞,带着冰雪消融的湿润气息。远处的白鹿河波光粼粼,三架水车缓缓转动,像三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
书房里,叶明在《安阳日志》上记录这次治水的经过。写到水车时,他突然想起李景隆带来的虎符,以及那个装着胡杨籽的香囊。笔尖一顿,在末尾添道:\"治水如治国,堵不如疏,分不如合。今三族同心,则暗河可引,顽石能移。\"
窗外,不知谁家的孩子在唱新编的童谣:\"黑狼的绳,白鹿的网,安阳的齿轮转呀转......\"稚嫩的声音乘着春风,飘向更远的山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