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历数功绩(3 / 3)
文官班尾,灯火映面,须发皆亮,百姓私呼“紫微星丈人”,声浪如潮,此刻却只余疲惫。
酒过一盏,刘秀先开口,声音低而缓:
“今日大典,朕望见百官后列,独缺一人。”
邓晨抬眼,未及问,刘秀又道:
“缺的是伯升(刘縯)。”
名字一出,两人同时沉默,夜风穿窗,灯影摇晃,像残旗犹在天。
刘秀举杯向空,一倾而尽:
“大哥死于更始刀,二哥、二姐没于小长安,尸骨无收。
朕今登极,却连给他们上一炷香都不能。”
邓晨喉头滚动,终是劝慰:
“陛下已赦天下,大仇终有日得报。
二姐地下有知,亦当含笑。”
提到二姐刘元,刘秀眼眶微红,却强笑:
“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你与三个女儿。
朕已下诏,封三个外甥女为乡君,采邑千户,够她们一世安稳。”
邓晨离席,伏地叩首,额头触地“咚咚”两声,未语先咽。
家常说尽,话题转到“神迹”。
刘秀失笑,指邓晨:“二姐夫,如今市井传言,说你是紫微星丈人,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朕是不是该给你建座生祠?”
邓晨后背一凉,连忙摆手:“市井妄言,陛下深知根底,臣安敢贪天之功!”
刘秀却收起笑意,目光炯炯:
“可朕记得,当年舂陵起兵,你确说过——‘秀有天命,吾为天遣来辅’。
若无此语,朕未必有今日胆气。”
邓晨心头咯噔,额上见汗,急中生智,长揖到地:
“彼时彼时,今夕今夕。
天命在陛下,臣不过借势添柴,柴尽,火自成阳。”
一句“柴尽”,既表功成身退,又暗含“不恋权”之意。
刘秀听后,微微一笑,未置可否,只抬手给他斟了第二盏酒。
酒过二巡,刘秀忽然探手,从案下取出一卷青缣,徐徐展开——竟是“邓晨功簿”,密密麻麻朱笔勾圈:
1.舂陵首倡,倾家输谷三千斛,佐军起事;
2.昆阳大战,募死士三百,夜渡潕水,烧莽军粮;
3.河北困顿,暗结渔阳、上谷,说降铜马数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