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昆仑石刻(4 / 4)

加入书签

沉默的青衫士子忽然笑道,“既然天幕已指明地点在青海扎陵湖。”

“吾等何不效仿先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组织一次‘昆仑考据游学’,亲赴青海,一探究竟。”

“若为真,便是亲眼见证历史。”

“若为假,也能着书立说,以正视听,岂不快哉?”

此议一出,满座皆惊,随即议论纷纷。

“同去同去!

就当学后人去西北边陲打卡了!”

“我要在石刻旁刻个‘大明李文凤到此一考’。”

“我也去,说不定能捡到秦朝方士遗落的仙丹……哪怕找到点丹药渣子也好啊。”

“哈哈,或许能在昆仑山下遇见西王母座下的侍女,享一享琼浆玉液。”

~~~~

清朝,乾隆年间。

北京城茶馆。

视频已然隐去,茶馆里的议论却更加热烈。

“嘿,您说这事儿巧不巧?”

“万岁爷前脚刚表露了归政退隐、效法尧舜之心,后脚这天幕就显灵,在青海现了这么个了不得的秦朝石刻。”

一个穿着棉袍的老者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您这么一说……还真是!

&0t;”

旁边一个精瘦的汉子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

“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没求着。”

“咱们万岁爷,不恋栈权位,主动禅让,这境界,比秦始皇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所以天幕感动了啊,这是特意降下祥瑞,以彰圣德!”

“高!

实在是高!”

另一人竖起大拇指。

“这石刻早不现,晚不现,偏偏在万岁爷准备内禅的时候现,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万岁爷的仁德,感天动地,连两千年前的秦始皇的石头,都自己个儿蹦出来给咱们万岁爷贺喜。”

“没错!

秦始皇派多少人都没找到仙药,咱们万岁爷不找,祥瑞自己就来了。”

“什么叫天命所归?这就叫天命所归!”

众人纷纷附和,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

很快,这种解读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并且朝着越来越离谱的方向展:

“听说了吗?那石刻上的字,在月光下会变成‘乾隆圣德,泽被万方’!”

“何止!

我二舅姥爷的三侄女在宫里当差,听说钦天监夜观天象,帝星明亮,紫气西行,正应在青海,这是祥瑞中的祥瑞!”

“看来万岁爷退位后,必能证道长生,逍遥物外,比那求仙失败的秦始皇强万倍!”

于是,一场严肃的考古现,在京城百姓,以及某些善于揣摩上意的官员的口中,硬生生变成了乾隆退位前的天降祥瑞,成了彰显今上圣德远古之帝王的最佳注脚。

恐怕连此刻正在养心殿盘算着禅让后如何继续督导国事的乾隆皇帝本人听了,都得愣上一愣,然后捋着胡子嘀咕一句:“嗯……此解虽略显牵强,倒也不无道理。”

“朕,勉为其难,认了吧!”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