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昆仑石刻(2 / 4)
当地山水之神,立碑铭记。
碑要刻两块:一为明碑,刻于峭壁或立于高处;二为暗碑,择平坦之地深埋土中。
~~~~
与始皇的淡然相比,后世朝代却为此欣喜若狂。
这场持续千年的“昆仑在哪里”
的争论,终于有了定论。
自两汉以来,士人就对昆仑的具体位置争论不休。
史书记载主要集中在三点:
第一,河出昆仑。
第二,周穆王西巡昆仑会见西王母。
第三,秦始皇派人赴昆仑求仙药。
如今,天幕展示的石刻让所有疑问迎刃而解。
在古代,“河”
特指黄河,“江”
特指长江。
黄河源头就在青海。
若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昆仑在青海,一切都说得通了。
当然,古人也不愚钝。
历朝历代都有人根据“河出昆仑”
的记载和黄河源头的考证,推断昆仑在青海。
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
反对者总会狡辩:“青海确实是黄河源头,但水是凭空出现的吗?不还是地下涌出的?”
“万一‘河出昆仑’指的是最初的源头,而非地面源头呢?”
说到底,这场争论本质是话语权的争夺。
青海派有自己的道理,其他派也有自己的依据,谁也说服不了谁。
如今,虽然谈不上青海派的完胜,但他们比其他派系多了一个重磅证据:
“我们这可是被后世考古证实的铁证!”
“想反驳?请你们拿出同样的证据来!”
面对其他派系“后人伪造”
、“为何现在才现”
、“为何没有风化”
等质疑,青海派学者只是淡然一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狺狺狂吠罢了。”
除非后世官方自己推翻结论,否则昆仑在青海已成定论。
反对派:“去青海!
找石刻!”
“若是石刻不存在,那便是后世伪造!”
青海派:“慢走不送。”
“对了,你们找到了,可千万不要恼羞成怒,毁坏文物啊!”
反对派恨的牙痒痒,你们不仅把找不到的理由想好了,还顺便把罪名都给我们安上了?
~~~~~~
大唐,贞观三年。
太极宫内。
“二郎”
“阿耶”
李渊与李世民父子二人几乎同时开口,又同时顿住。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心思。
李世民谦让地示意父亲先说。
李渊捋须沉吟:“二郎,或可以利诱之,驱使汉家子弟前往青海观看天幕,乃至定居当地。”
李世民立即接话:&0t;阿耶所言极是。”
“大量人口迁入,既可制衡吐谷浑残部和羌人,又能预防吐蕃占据青海。”
“只是”
他话锋一转,“这理由不好找啊。”
“即便在后世,当地也颇为荒凉,更何况现在。”
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向李渊。
李渊岂会不知儿子心思?
这二郎明明已有主意,却不肯明说,怕损了名声,想让自己这个当爹的来背这个锅。
“这有何难?”
李渊挑眉道,“昆仑自古便是神山,如今这天幕视频又佐证昆仑就在青海。”
“只需一位德高望重、令天下信服之人,声称在那里观看天幕大有裨益,百姓自然趋之若鹜。”
说完,却见李世民直勾勾地盯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