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姬延 我大周天子又支棱起来了你们都得给我朝贡(2 / 4)
各国实力犹在。
虽然六国日常塑料兄弟情。
六国最团结的事是——六国从不团结。
但若姬延真把九鼎和天命送给嬴稷,他们绝对会历史上头一遭团结起来,往死里揍秦国。
九鼎拿了也就拿了,关键是“禅让”
这面大旗。
嬴稷不接吧,心里痒痒,面子上也过不去。
接了吧……看六王那恨不得生吞了他的眼神就知道,这绝对会触山东六国的求生联盟终极形态。
所以,六王劝姬延三思,嬴稷劝姬延冷静。
不就是朝贡吗?
给!
必须给!
天子都穷成这德行了,接济一下怎么了?
谁家还没几个辈分大、不要脸、穷的要死的穷亲戚?
就当喂路边的野狗,积德行善了。
“真给?”
姬延斜着眼问。
“真给!”
七王点头如捣蒜。
“成,”
姬延满意地清了清嗓子,“那予一人还有两件事。”
赵王立马接口:“哎,天子,人不能太无耻,得寸进尺、痴心妄想就没意思了。”
魏王道:“末代天子那也是天子,可不能学那末代皇帝,把皇帝的脸都丢净了。”
燕王帮腔:“就是!
大不了你把九鼎给赢小米,再禅让给他。”
“我们山东六国无非再搞一次孟津会盟,学老祖宗小邦周克大邑商,再来一遍罢了!”
嬴稷不屑:“啊呸!
给你们脸了?”
“来啊,你们集合联军,挑个地方,陪你们练练!”
“别吵了,都别吵了。”
姬延怒拍桌子,虽然没什么用。
“予一人要说的事,是你们心里想做,但又不好做的。”
“第一件事,便是统一文字和雅言,就用后世的简体字和普通话。”
古人只是古,并不傻,更不迂腐。
先秦文字数量有限,一字多义,晦涩难懂。
有更好用、更简便的文字和语言,自然乐意用。
但问题出就出在——嬴稷声称后世文字脱胎于他家政儿“书同文”
的成果。
而燕王则跳出来讥讽嬴稷,问他知不知道后世对普通话的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你嬴稷知道后世的北京,现在是谁的地盘吗?
于是这事,就被扯上了政治色彩。
众所周知,任何事一旦扯上政治,就会变得无比麻烦。
嬴稷心里清楚,后世北京口音跟现在的燕国没有丝毫关系,但他偏要坚持用简体字,抵制普通话。
燕王也知道简体字并非嬴秦独创,但他死活要推行普通话,抵制秦系文字。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字是相辅相成的。
这么一搞,燕国得忙着造字,秦国得急着定音,双双进入死胡同。
其他五国虽然早已因天幕,而广泛使用后世语言文字。
但官方层面,谁都不敢提将后世语言文字,定为通用。
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了。
是立场问题,是政治问题,是掉脑袋的问题!
提议用后世文字,就是精秦,是隐藏极深的秦国细作。
提议用后世普通话,就是精燕,是隐藏极深的燕国间谍。
谁敢提议定为官方用语,政敌立马一顶“燕谍”
或“秦细”
的帽子扣过来。
这事,大臣不敢瞎掺和。
连君王都不敢随便表意见。
因为他们也怕自己提议,宗室里跳出来个人说自己是叛徒、是间谍,要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