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朱允炆削藩要命(6 / 6)

加入书签

>第三天,还没等到。

方孝孺:“陛下莫急,应该是先帝没有抢到评论机会。”

第四天,他们等到了。

【咱是洪武十年的朱元璋,咱也不知道咱老了会怎么做,但是咱知道,这皇位应该是标儿的,标儿没了应该是雄英的,雄英没了就应该是老二、老三。

洪武三十一年,老二、老三都没了,就应该是老四的。

咱应该留有遗诏,传位老四,遗诏应该在开国勋贵身上。

咱也不知道那时候还有那个勋贵活着,但肯定在他们身上。

洪武朝。

朱樉、朱棡看见评论,激动的手舞足蹈。

“爹,大哥和大侄儿没了,这皇位真给我?”

然后,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

老朱打断了三根棍子,恶狠狠的骂道:“咱死的时候,你们要是还没死,你们就给咱殉葬吧!”

“爹,因为殉葬,您被后人骂的……”

“朕还没做,他们就骂了,朕要是不做,那不是白挨骂了。”

朱樉、朱棡:“完啦。”

建文朝。

“完了,全完了。”

“快开城门,迎燕王入京登基。”

前面一句话,是朱允炆和他的几个宝贝大臣。

后面一句话,是南京城和前线的勋贵们。

“还是太祖对咱们勋贵好啊。”

“是啊,是啊。”

“哥几个,这遗诏怎么说?”

提起遗诏,大家谁也不服谁,都想要。

这可是从龙之功,虽然比不上朱棣手下将领的军功,但也不差。

他们拿命搏,咱们动脑子。

开国勋贵们突然懂了当文官的好处。

果然还是当拿笔杆子的啊。

“都别争了,李景隆可在前线,近水楼台先得月。”

“他敢!

!”

“他有什么不敢?他手下有数十万大军,把遗诏拿出来,率军反正,靖难第一功就是他的。”

众人一听,急了,这事太有可能了。

数十万大军归顺,又有遗诏。

燕王为了正统名分,再不认可,都得捏着鼻子把靖难第一功给李景隆。

吵来吵去,众人终于商量出了办法。

“遗诏,应该在徐大哥家里。”

“是极,是极,我们快去劝徐大哥把遗诏取出来。”

徐辉祖,徐达长子,徐皇后的兄长,朱棣的大舅哥。

虽然他忠于建文帝,但懂得都懂。

如今太祖亲口承认有遗诏,传位四子燕王,那这遗诏于情于理,都应该在徐辉祖手中。

这大功劳,不能给李景隆,但可以给徐辉祖,谁让人家有个好妹妹呢。

不过,毕竟是国戚,一代开国勋贵、二代也算开国勋贵、侄儿还是太子,不可能再给政治权力了,只会给荣誉性的官职。

我们又不是国戚,侄儿也不是下一任皇帝,只要和徐辉祖一起献上遗诏,不能给他的权力,就可以给我们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