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学生的离谱答案(2 / 3)
大,嫁了人,这是好事。
但偏偏没有一个是儿子,这就谈不上好事了。
陈大娘的丈夫叫何马,四十有六。
《大明律》:其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娶妾,违者笞四十。
这个规定对官员大多数时候都是形同虚设,但洪武朝除外。
老朱是真的会提刀子砍人的。
没事都要找事收拾一下官员,何况敢违背法律纳妾德官员,简直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但从永乐朝开始,这条律法基本就不管什么用了。
除了皇帝想找个理由罢官,或者官员之间政斗找对方漏洞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之外,基本也就只针对民间了。
何马年龄够了,有资格纳妾,但穷。
纳妾本质上和人口买卖没有区别,没钱你难道指望赊账?
所以何马也没想过纳妾的事,年龄大、又没钱、也没文化,总不能指望像说书先生讲的一样,天上掉下个仙女来吧?
何马从第三个女儿出生,就有一句口头禅“女儿好啊,生女儿好。”
村里人那时候背地里说他,想生儿子生不出来,想疯了。
后来天幕出现,见后世许多人都想生个女儿,倒给何马解了燃眉之急。
如今说生儿子是建设银行,生女儿是招商银行。
但那只是对部分想卖女儿,挣高价彩礼的人而言。
对于绝大多数父母来说,生女儿是建设银行中的建设银行。
养女儿可比养儿子花钱多了。
儿子想打游戏、想买玩具、想这想那的,就可以父见子未亡、抽出七匹狼。
但女儿呢?
小手抱着你的臂弯,摇摇晃晃,奶声奶气的说,“爹地,我想要玩具嘛”
“爸爸,我想去玩嘛”
“爸爸,好爸爸,好不好嘛”
“人家最爱你了ua”
你能怎么办?
当然是当一个女儿奴咯。
虽然给何马解了燃眉之急,风言风语少了一些。
但大家也知道后世是后世,大明是大明。
在大明,没有儿子,就等着被村里人吃绝户吧。
两人一死,女儿夫家若是心善一点,会来帮忙料理后事。
若是女儿夫家不心善,那就只有看村人心不心善了。
但没有儿子,就意味着没有香火,没有人祭祀。
总不可能指望外孙吧?
二人也想过招一个上门女婿,但还是那句话,穷啊。
人家凭啥来当上门女婿?
赘婿的地位是很低的。
你若有钱有势,想找个吃软饭的倒是简单。
可你什么都没有,谁愿意来?
乞丐都不愿意。
只要有口吃的,今天我想乞讨就乞讨,不想乞讨就不去。
当了赘婿,还要去帮着做活。
不去还不成,不去人家就告官,县老爷是要打板子的。
我当个自由职业者就能活着,凭啥要去当赘婿,累死累活的?
许多乞丐,是民,也就是民籍,良籍。
是因为故乡遭匪、遭灾等等原因,迫不得已而当了乞丐。
朝廷平了匪、赈了灾,他们是可以回到原籍,继续种自己土地的。
种自己的土地,娶一个妻子,孩子跟自己姓,不比当赘婿孩子跟别人姓强?
所以,知道沈京兵等人要出海,老两口就去跪求沈京兵,请他把何马也带上。
何马年纪太大了,四十六岁,换现在也不算年轻了,何况明朝。
沈京兵苦口婆心的劝解,都是乡里乡亲的,他们挣到钱,大家可以出钱帮何马纳妾传宗接代,但出海是万万不能的。
老两口不同意,纳妾生了儿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