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没有被史书记载却通过考古现的历史故事和人物(3 / 4)

加入书签

的,不要脸,同样是姓司马的,怎么和我差别这么大?

霍去病还私下放言:白纸公司不挣穷人的钱。

哼,果然是个小孩。

虽然司马迁只比霍去病大五岁,但丝毫不妨碍他此刻吐槽霍去病是个只会意气用事的小孩。

如今天幕又提起赵胡一事,虽然自己还没开始写史记,但应当不至于写错字吧。

摊开两张白纸,一张写个胡字,一张写个眜字。

用的是小篆,而非隶书。

原本的历史上此时还没有纸,肯定是记在竹简上。

小篆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

司马迁很肯定,原本历史线上的自己肯定用的小篆。

吹干墨迹,司马迁盯着两个字看了半天。

“这也不像啊,怎么能抄错呢?”

将写有眜字的纸高高举起,司马迁左右手交叉成个x型,将纸张反过来。

“这样确实有些像,但这特么的是眼睛长后脑勺了?”

“不对,这得左眼长在右眼上,右眼长在左眼上才能抄错。”

碎碎念的吐槽半天,司马迁决定花钱将史记原文刻在石碑上。

自己死后,棺材里带一份竹简写的史记、一份白纸写的史记,再把石碑压在棺底。

后人喜欢考古,我连石碑都用上了,总该有一份能流传到后世吧。

司马迁认为是后人抄录错误,但刘彻却认为肯定是第四种,即一人两名。

“司马相如,去把赵婴齐给朕带来!”

“朕想问问他,他的父王是什么意思,对大汉用赵胡称臣,对内却用赵眜号施令!”

“难道还做着名义为藩邦,对内称皇帝的美梦吗?”

真相是哪种并不重要,刘彻认为他是,他就是!

【史书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史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帝王将相,一些小人物很少会得到关注。

但通过考古掘却能够让这些人重新为世人所知。

西汉时,中央朝廷曾在现在的甘肃省敦煌市境内设置有一个驿站,名为悬泉置?

主要负责传递官府的公文书信,接待路过的各级官员和中外使者。

悬泉置的长官被称为置啬夫,弘就是其中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置啬夫。

他是一位西汉的基层小吏,史书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与事迹。

通过考古工作者在悬泉置遗址上掘出土的大量汉简,我们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

他是敦煌郡效谷县人,25岁开始任职,在这个职位上干了十几年。

他接待过曾去乌孙和亲年老后返回长安的解忧公主,经常往返乌孙的长罗侯常惠,前往长安的西域于阗国王,还与西域任都护郑吉有过频繁的接触或直接间接的交往。

他亲眼见证了当时诸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

除了弘之外,还有很多通过考古现的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的人物及其事迹,大人物小人物都有。

比如,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的一对兄弟,秦朝士兵“黑夫”

和“惊”

同样记载于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秦朝书吏“喜”

还有山西太原现的虞弘墓。

根据墓志可知,墓主人虞弘,字莫潘,西域鱼国尉纥驎城人,是虞舜后人。

刚开始在柔然当官,出使过波斯、吐谷浑等国。

后来又在北齐任职,北齐被北周所灭,又在北周任职,拜使持节、仪同大将军、广兴县开国伯。

隋朝建立后,拜仪同三司。

历任数朝,官职并不低。

隋朝,开皇十二年。

“ba1aq。”

杨坚说的是突厥语,意为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